首页 >>西南铁道报2022/7/14期 >>第A4版:【笛声】
那年中考

黎玉松

  1987年夏天,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我终于迎来了中考。中考的意义,在3个月前的动员大会上,校长跟我们这些来自乡村的学生已经说得很明白:“考得上,你们就能在中专、高中、大学继续完成学业;考不上,你们就回家放牛种地去。”两个毕业班共100多名等待中考的学生,密密麻麻地挤在一个教室里,聆听校长的讲话,鸦雀无声。那一刻,我们都长大了。
  临近中考的前一天,父亲母亲特意从乡下赶来,破天荒给我带来两只煮熟的鸡蛋,说是让我好好补一补。为了在考试时掌握时间,父母还帮我借到了一块手表,让我戴着参加考试。看着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我暗暗下定决心——拼了!
  那时的中考前,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考中专,毕业后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二是考高中,然后继续考大学。那时考中专的难度不亚于高考,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有胆量报名。我毅然做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决定:考中专!
  中考前的那一晚,和千千万万的中考学生一样,我辗转难眠,恐慌、激动、担忧、害怕,五味杂陈。我不再看书复习,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稳定情绪,终于在半夜昏昏沉沉地睡去。
  次日,天刚麻麻亮,我就醒了,准备好准考证,把钢笔、铅笔、塑料三角尺装进文具盒,花五角钱吃了一碗米粉,又吃了昨天母亲带来的两个熟鸡蛋。来到考场外,只见已经拉起警戒线,戒备森严,大门、操场、教室门口都有警察把守。我同班的40多名同学被分散在县城的多个考场里,我连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没有遇到。
  进入考场后,我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考位。按照考前老师教的方法,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在试卷上填好自己的姓名,开始紧张地答卷。
  上午语文,下午物理,头两场考下来,自我感觉良好,便没有对答案,而是继续准备下一场考试。第二天考数学的时候,我极为痛苦。老实说,在初中阶段,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可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看来中考同样逃不出这样的结局。我至今仍记得离考试结束还剩下20分钟的时候,已经做完了自己会做的所有题目,剩下两道各占10分的重磅应用题,我望着它们,一筹莫展。假如那时交卷,我估计数学成绩顶多在60分上下徘徊。看样子,只有回家放牛了!我不禁急得发抖,心里暗暗流泪。
  强忍着伤感,我再次检查了一遍所有的答案。还剩下最后10分钟就要交卷了,我紧盯着那道10分值的几何证明题,拿着三角尺胡乱试着画了一条辅助线。突然灵光一现,嘿,一条辅助线让难题立即迎刃而解。我快速答题,终于在考试结束前2分钟的关键时刻,成功赢回了这10分。
  中考结束后,相处三年的同学们照完毕业集体相,便散伙了。回到家后,我一边放牛、帮父母干农活,一边等待中考成绩。
  一天下午,我正在绿油油的稻田边割草,村寨路头上突然出现了我熟悉的三位老师,分别是美丽的班主任曹老师、数学陈老师,物理张老师。他们推着自行车,正向我家走来。那时,没有电话、手机,更没有网络,通信全部靠人工。不用说,老师给我送成绩来了。为了寻找到我家,他们一路打听,翻山越岭,费了很大力气。我从老师们口中得知,我竟然考取了独山县中考第一名!
  父亲母亲很开心,立即把老师们留下来吃饭,把那只正在窝里生蛋的母鸡捉来杀了,又借了一壶米酒,盛情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培养。
  填志愿的时候,物理张老师建议说,学机械吧。在他的建议下,我一口气填了三个省外铁路机械学校。从填上志愿的那一刻起,我就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可谓“知识改变命运”,为铁路事业继续奋斗拼搏。
  数十载的光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一名青葱的学生到一名资深的铁路人。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恰似从单一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那般高速攀升,教育强国这一主题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Copyright © 2020 CTXW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