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巩惠玲
3月3日9时许,在西昌机务段整备车间电力机车检修库,天车女司机刘月正在2平方米左右的驾驶室里聚精会神地操纵着天车,瘦小的她微微探出身体,眼睛时刻紧盯着吊钩和地面的动态。
“嘀嘀嘀……”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天车在刘月的操纵下缓缓启动。她根据地面指挥员的手势指引,将天车驾驶到指定位置,确认地面四周安全后,将吊钩缓缓落在机车车钩上方10厘米处。
台车组人员迅速将吊具安装在车钩钩头上,确认吊钩挂稳后,地面指挥员给了刘月一个“可以吊装”的手信号。她看到信号后,长按一声风笛,轻轻推动天车控制手柄,吊具逐渐绷紧,吊钩与车钩逐渐成一条直线,200多斤的车钩缓缓脱离了机车。
刘月操纵天车先将车钩水平移位,稳稳地卸在电动运输车上,一个钩头的拆卸作业安全标准地完成。一系列的吊装作业顺畅又平稳,她仅仅用时2分钟。这样吊上吊下的重复作业项目,她每天最少要进行4次,这只是她的工作项目之一。
刘月1999年出生,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她在天车班组还是一名新手,但大家都喜欢称她为“小兔司机”。新手不新,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她迅速成长为班组的业务骨干。
“最开始的时候,为不影响作业进度,我们找天车司机配合作业时,常常习惯找3名老司机,没想到刘月这个新司机也特别靠谱!”地面指挥员刘锦文说道。
2021年,天车操纵人员紧缺,该段整备车间在全段公开选拔合适的职工转岗当天车司机,很多女职工看到检修库内高大的天车望而却步。当车间主任张国银找刘月谈话时,在电子组刚刚定职的刘月一口答应。
“我就是很喜欢挑战,有时候看着运用车间的男同事们驾驶着动车组时我很羡慕,但想想也可以通过开天车过一把司机的瘾,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刘月打趣地说道。
“刚来班组就听说师姐们‘吊铁进瓶’的绝活,我也想练成这样的绝活。”刘月说。刚到班组,她就先挑战最难的技术。“吊铁进瓶”需要在距离地面10米的高空精准操纵天车,通过手眼密切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钥匙大小的铁片装进口径小于10厘米的玻璃瓶。这对新手的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她一有空余时间就向3位天车司机前辈请教,最开始的时候,她几乎是跟前辈们轮轴转,不错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有天车操纵任务,她就跟上去,仔细观察前辈们对手柄式、按钮式、转盘式三种不同操纵台的使用方法,对不清楚的问题逐个记录下来。下车后,她虚心求教,总结前辈操纵的特点和经验。
空余时间,刘月还时常拉着师傅刘坤上天车练习操纵。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和总结,她成功战胜了恐惧心理,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天车操纵方法。经过不到3个月时间的勤奋学习,她顺利地考取了天车操纵司机驾驶证,可以独立进行天车操纵作业,正式成为一名技术可靠的“机务空姐”。
“‘小兔司机’开天车的技术真不错!”该段整备车间副主任王仁建夸奖道。转岗天车司机以来,刘月吊装机车设备上千个,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现在,刘月已经彻底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她说,要通过努力继续保持“零失误”的纪录。她今年的愿望是当上师傅,培养出一名好徒弟,为运输安全畅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