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团公司七集历史教育纪录片《大道峥嵘》在“成铁微家园”微信公众号陆续播出,持续引发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第四集《21世纪呼啸而来》播出以来,各平台收到大量留言,本报特精选热度较高的网友评论,与读者分享。(详情请扫以下二维码)
@小影
高架飞桥云端走,铁龙呼啸震苍穹。随着成昆铁路四川境内电气化改造全线铺开,成铁人再一次展现出“坚守实干、创新争先”的精神,在利剑高悬般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在隧道内“洞中掘洞”,在悬崖边架设支柱,突破了一道道天然屏障,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
@子夜
从1993年到2002年,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铁路客运“一票难求”、货运“一车难求”,全局完成基础路网扩建、电气化改造,推进文化线、生活线、安全标准线建设。世纪之交波澜壮阔,干部职工经历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更新,用忠诚和热血演绎着平凡动人的故事,在千里铁道线上洒满朴实的光华……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铁路人,我要向老前辈看齐,即使在不起眼的岗位上也要做到最好,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lime
自2019年入路成为成铁机务人,我担当过成渝铁路、达成铁路、高南铁路等交路。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驾驶着火车,自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今不论是线路条件、防护条件还是安全预警条件都非常完善,这是前辈们克服各种困难、各种考验为我们创造的。我们也应继承他们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潮流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争当“火车头”!
@Mr.Hao
《21世纪呼啸而来》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我动容:有为电气化改造呕心沥血的先驱,也有步步跟进提速、不断刷新纪录的勇者;有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十年如一日付出的T7/8次列车乘务组,也有怀着人间大爱义务收养流浪青年的赵春翰院长……他们在世纪之交意气风发、闪耀光芒,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铁人。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铁路职工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承载一种精神与使命。
@蜀山飞泉
1980年进入铁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铁路精神长存在我心里。此情此景,难道我不想再把它们放大?走过钢轨,就像走过悠长的岁月,在每一个作业现场打量着橙黄的身影,回头看去便是一段漫长的轨迹。终于,我习惯性地向记忆走去,因为见证了铁路的发展,我的心情总能焕然一新。如今,走在变老的路上,怀旧的情结、爱路的情怀,总是挥之不去。
@王贵彪
看到赵春翰的故事,心里不由一暖。二十多年前,我在六盘水机务段工作,人和事都见过、听过,看到的影像带有历史的温度,让我回想起当时对平凡人大爱、大善的感动。这样的故事,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看到还是会在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龙书丞
七十年,为黄马甲一词注满释义。
酉时跌落的三公尺月光在上行线碎裂/扶持螺栓机的手掌/用什么端起生活/是一颗颗在深夜流动的头灯/还是一个个在线路上反光的身影/他们将思念埋进一根根桥墩中/对一颗颗螺栓许下真挚誓言/他们义无反顾、心怀壮志/为只为一束光能够抵达远方……
@非山非水
作为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铁三代”,有幸见证了从儿时轰鸣的内燃机车到如今不断迭代更新的动车组的变迁。铁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老一辈铁路人的奉献,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热情和汗水挥洒在西南铁路的建设当中。
@吴昊俣
《大道峥嵘》如一支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火炬,带领我们纵览七十年峥嵘岁月。作为新时代成铁人,我们要肩负时代的使命,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态度投身到西南铁路高质量发展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