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征服“三公里”,跑出精彩人生 ——记重庆客运段动车三队列车长袁艺 2024年01月25日

通讯员 李欣宇 陈玲玲 本报记者 吴济佑

新的一年,重庆客运段动车三队列车长袁艺拖着装满资料的拉杆箱走进集团公司党校(职工培训基地)成都培训部。风尘仆仆的她刚放下行李,就一头扎进办公室,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培训课件打磨完善中。

平凡铸芳华,匠心育桃李。入路14载,袁艺扎根一线,从初出茅庐的客运“小白”成长为传道授业的“金牌讲师”,并捧回了“全路技术能手”等诸多奖项。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2010年,袁艺换下“迷彩绿”,穿上“铁路蓝”,从部队退伍后的她成为了重庆客运段的一名普速客车列车员。

入路之初,袁艺曾在集团公司党校接受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冗杂的规章制度以及需投入大量时间反复练习的服务技巧,她坦言,离开校园多年的自己一时很难适应。

“回想起过去在部队当兵的日子,比起一次次脚掌打起血泡也要坚持徒步拉练三公里的经历,眼前的困难又算什么呢?”袁艺说,那段时间里,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坎坷,她便用这样的“三公里”精神来激励自己。

白天,袁艺认真学习客运规章及行车组织要点,密密麻麻的笔记填满了专业书的每一页。到了晚上,她又在室友们拉家常的嘈杂环境中抱着习题册一遍又一遍地“啃”,只为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厚积方能薄发。在接下来的每一次两百人阶段性测试中,袁艺总能靠着过硬功底稳居榜首。而最后一次结业大考中,她更是以多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获得了集团公司党校的通报表扬。

征服了学习上的“三公里”,袁艺开始值乘重庆至拉萨方向的T222次列车,直面更多来自工作中的“三公里”。

“那趟车不仅是孩子们寒暑假的校车,也是藏族同胞外出务工的致富车,因此总是趟趟爆满,有时连车厢连接处都找不到地方下脚。”袁艺回忆,尽管常常累得抬不起胳膊,但她还是会在休息之余用“小本本”记下自己不懂的工作难题,一有空就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取经”。

2015年,袁艺靠着自身努力脱颖而出,走上了列车长的工作岗位。面对新挑战,她再次亮出“三公里”精神,开始着手细化列车高频使用区域的卫生标准,主动思考起如何差异化服务不同类型的重点旅客,不遗余力提升服务品质,为旅客营造更加温馨的乘车环境。

在此期间,袁艺还被选拔为集团公司党校驻校老师,利用休班时间讲授客运专业服务质量管理等相关课程。

“当驻校老师并不比服务旅客轻松。”走上三尺讲台的袁艺说。刚开始,为了克服上课时的紧张心理,她会独自站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模拟讲课,录下视频后,再请其他经验丰富的驻校老师指导。“有时为了备课,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袁艺的教学能力在日复一日中蕴蓄,成绩与荣誉接连向她走来。2023年7月,袁艺在集团公司举办的师资职业技能竞赛(客运组)中拔得头筹。

紧接着,她又开始备战国铁集团于去年11月举办的2023年度培训师职业技能竞赛。从大纲制定到课件打磨,袁艺逐字逐句抠细节,甚至使用的图片素材也坚持自己出镜拍摄,一比一还原列车上的真实应急场景。反复修改至第27版后,她终于敲定了《如何应对旅客发生心跳骤停》的比赛课题。

最终,袁艺在总决赛的舞台上稳定发挥,以全路第五名的成绩打破了集团公司在此项目上的历史纪录。

担任驻校老师期间,袁艺还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学习运输专业知识,累计开发培训课件17个,面向集团公司各单位及专业院校授课300余课时,获得了第11届“我是好讲师”大赛全国十强、“最佳演绎奖”等荣誉。

今年春运,袁艺和新的“三公里”杠上了。“作为一名动车列车长,我深知春运繁忙。我将带着新的培训课题回归一线岗位,把在党校所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实战,以更高标准服务旅客,为2024年春运贡献力量。”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