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对快递包裹进行安检 李佳芮 摄
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伍陈璐
4月1日6时41分,G8568次列车缓缓驶出内江北站站台,开往成都东站。与往日不同的是,G8568次列车的3号车厢内没有旅客,座椅上整齐码放着纸箱,这是内江北站发出的首个整车装运高铁快件车厢。这将全力为推进“公转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这趟列车运载着2500件、总重1.2吨、总价值约50万元的“内江甜”黄老五花生酥、资中血橙等地方特色产品,以及快递急件、贵重物品等高附加值货物。这批货物抵达成都东站后,将第一时间分拨至客户手中,相比传统公路运输,提速约1个小时。
从“散件捎带”到“整车护航”的质变
“我们紧紧依托载客动车组列车,发挥运能优势,提供丰富的快运产品,新增整车装运高铁快件车厢。”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内江营业部工作人员介绍,“此前,我们利用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上的大件行李处以及最后一排座椅后的空间,向大众提供‘高铁+’产品经营模式。”
为满足逐步新增的高、精、急客户需求,高铁快运由以前的“见缝插针”模式转变为“整车预留”模式满足市场需求。据内江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带来始发站高效装车、抵蓉无缝衔接分拨、错峰运输避开客流高峰三大效能提升,单厢运能达1.2吨,为大宗生鲜、高附加值货物构筑起全速护航的立体网络,实现从“零散捎带”到“整车护航”的质变。
“黄金动脉”上的物流枢纽新图景
内江被称为“铁轨上的城市”,是四川首个实现“县县通高铁”的城市,这里不仅是成渝城际铁路、成自宜高铁、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交会点,更是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首个高铁快运预留车厢的发出,成为了检验运输效能的“试金石”,内江至成都的物流运输时间由传统公路的2个小时缩短至41分钟,节约60%以上的运输时间,真正构建起“当日发、当日达”的物流新生态。
为确保整车装运高铁快件车厢顺利开行,内江车务段与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详细规划高铁快运业务组织方案,细化进站口短驳、安检区域装卸、集装件转运、站台区域装卸等流程,对作业人员、作业车辆、作业机具等强化管理,并制定相关应急处置办法,通过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川南“风味包裹”与旅客同行,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发展新篇章。
新动能描绘新版图
高铁快运以日益发达的高铁网络为依托,在500公里以上范围内与公路快运相比,具有运量大、运距长、速度快、时效强等优势;在800至1500公里范围内与航空快运相比,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覆盖广、时间准等优势。据了解,自4月1日整车装运高铁快件车厢成功开行后,内江北站将形成每周二固定开行高铁快运预留车厢“新常态”。
随着运输效能的持续释放,年内有望实现每日常态化开行,标志着内江高铁快运正式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未来,以内江北站、白马北站铁路双枢纽为依托,内江将逐步开辟西北、华南等远距离线路,形成“川南集散、全国通达”的物流新版图。
“这是内江从旅客集散地向现代物流枢纽转型的里程碑。”内江国际物流港管委会工作人员翁健淘介绍说。“目前,通过走访调研,已有多家快递物流企业表示,一旦内江开行至江浙沪等远距离高铁快运线路,将释放更多内江本地货源运输需求,这为我们下一步规划增添了信心。”
接下来,路地双方将持续加大高铁快运的推广力度,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参与高铁快运业务的支持政策。通过充分发挥高铁快运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以高铁物流链条的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