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无意中看到高姐写的《和世界温柔对话》,她在文中回忆起自己读书的过往:跑车回来的她顾不上休息,顶着黑眼圈赶去川外上英语语言文学课。这让我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想起几年前,自己也是退乘后拖着行李箱火急火燎赶去学校答辩。
高姐继续写到,那时她这种不把自己限制在某种“应当身份”中的行为,曾被冷嘲热讽,甚至还一度成为一个不合群的人……
高姐的文,层次丰富,引人入胜。她手中的笔像一把刻刀,在文字的泥坯上精雕细琢,展露出独特的风骨。
这些文字不轻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敲湿了我的眼眸。
幸运的是,内心笃定的她从未动过向现实的妥协的念头。骨子里对文学的喜爱和尊崇,让她敢于露出锋芒,坚守自己的理想。
曾经从同事那里得知,高姐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她的桌面上总放着书,休息的时候也会戴上耳机听课。在她给女儿的信中,常提及关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及美学的内容……高姐这样的人,身上一直有股向上的力量。
她笔下的小狗乖乖、自制豆瓣酱和旗袍、骑行到拉萨等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透过那些灵动的文字,可以窥见她日复一日的努力和付出,让我由衷钦佩。
我心中的高姐,就是这样的人——坚韧执着,笔耕不辍,不停地从书籍中吸收着营养,像一块海绵,蘸满斑斓五彩,涂抹属于自己的绚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