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张浩杰
暮春午夜,乌蒙山东麓铁道线上,一列编组12列、长220米、重545吨的黄色供电接触网检修列停在毕节站叙毕场,车身折射出清冷灯光。
此时此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贵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迫在眉睫,检修列需要尽快到位。6小时后,它将奔赴200公里外的宜宾西站。
看似距离不远的夜间转场,因全程有16处共80公里的连续长大坡道,牵动着成都局集团公司4个部门、7个站段工作人员的神经。
检修列轨道作业车自重大、动力与制动系统冗余不足,在30‰连续长大坡道上单独运行,有坡停、溜逸放飏风险。而绕行方案需要多走1000公里,多花两周时间,既会影响检修进度,且途中还需面临多次高铁、普铁线路区段转场以及燃油加注,停车过夜等情况,风险难度增加。
为保障转场安全,成都局集团公司供电部协同机务部、运输部、调度所等部门以及贵阳机务段等7个站段联合“作战”,制订方案:用贵阳机务段2台机车牵引检修列经毕节站叙毕场至毕节站成贵场,再到威信旧城站,解列后检修列自运行至宜宾西站。
接到支援任务的贵阳机务段内燃机车司机陈杰紧握技术资料感慨:“两台东风4D型内燃机车牵引检修列,如同端水爬楼梯,容不得丝毫差池。”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贵阳机务段安排两台内燃机车提前两天到毕节站成贵场停驻准备。同时,贵阳车务段毕节站组织六盘水工电段排查线路,协同多单位推演转场方案。
3月30日0时32分,检修列从毕节站叙毕场转至毕节站成贵场。
0时36分,两台内燃机车转至毕节站成贵场等待。22分钟后,机车与检修列完成连挂编组。
“补机司机,试闸后核对尾部风压!”成都供电段成都动力设备车间成都运输工区副工长张耀中紧盯风压仪表,下达联控指令。
1时13分,双机牵引“供电大机”启动,前往威信旧城站。内燃机车启用电阻制动调速,减少闸瓦损耗,留足安全余量,同时还能为高效通过线路争取时间。2时35分,整列安全到达威信旧城站,摘解机车后,检修列独自踏上最后的征程。
“出站后25‰的上坡道是检修列轨道车后续运行的关键,必须确保线路畅通,让他们有足够的动能闯坡。”宜宾车务段长宁站站长侯彬彻夜守候,与车务应急值守人员做着检修列轨道车到来前的准备。
4时9分,检修列通过长宁站,成都动力设备车间跟班干部任春杰发令:“限速110公里每小时,把时速提到100至107公里之间,闯坡!”随着油门手柄不断前推,检修列速度逐级攀升……
5时整,随着最后一节车厢稳稳停入宜宾西站工Ⅰ线,这场历时6小时,共4个部门、7个站段参与的“战役”胜利结束。这是成都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首次利用机车牵引检修列转场。
(转自《人民铁道》报2025年4月25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