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简艳
“头顶上吹来舒爽凉风,自然光恰到好处,透过玻璃幕墙还能远眺龙泉山脉,这种出行体验实在是太惬意了!”7月7日,准备乘坐高铁出游的旅客李南一走进成都东站候车大厅,便感受到了绿色低碳带来的舒适旅途。
成都东站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门户,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绿色出行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座绿色生态车站,成都东站在节能上的诸多尝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运输组织等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应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绿色出行体验。据介绍,车站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建造,不仅白天站房内部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天窗和玻璃幕墙进行自然采光,而且可以倒映出周围的城市风情和山水风光,夏日夕阳余晖将天空染得万紫千红,冬日遥望如梦如幻般的美景。
“成都东站站房照明控制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从傍晚开始,随着从外部透进来的光线减弱,控制系统将分组开启站房内的照明设施,并针对站房内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控制网络对灯具进行自动化管理,在运营空闲时减少开灯数量,对各场所照明的照度进行合理的自动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成都车站东客运车间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照明,成都东站候车大厅净高24米,在调节空间温度上还配备了“节能神器”地源热泵系统,借力大自然调节室温。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即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热能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成都东站站房冬季采用地源热泵主机空调系统进行制热,夏季采用地源热泵和冷水机组相结合的方式对站房进行制冷。
“成都东站地源热泵主机制热时能效比系数为4.72,也就是1千瓦的电能可以输出4.72千瓦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整个冬季平均开机100天,每天运行12小时,消耗总电量大约为200万度,输出约900万度电量的热能。如使用电锅炉需要消耗1000万度电量才能输出相当于900万度电量的热能,使用燃气锅炉需要燃烧9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才能输出相当于900万度电量的热能,排放大约1600吨的二氧化碳。成都东站的地源热泵系统在一个冬季大约节约了800万度电量,同时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都车站设备科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成都东站的绿色节能低碳元素远不止这些。近年来,成都东站利用枢纽大站综合交通接驳优势,用好“游佳服务岗”“戚军导购台”“张允先锋岗”“新起点服务台”等党内品牌,加强与公交、地铁等部门的交通联动,为绿色出行提供保障。同时,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在站区内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百余次,倡导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并向旅客推荐出行的车次和时间,给旅客提供更加绿色、便捷的出行体验。此外,成都东站结合开行“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上线运行的实际,将体育文化与巴蜀文化、熊猫文化等四川特色文化元素通过列车进行充分展示,让旅客在出行中同步感受浓厚的成都大运会氛围和四川文化魅力,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