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02日

在铁道线上谱青春华章

通讯员 袁翊嘉

10月23日凌晨,川黔线178公里100米处,几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正忙碌地进行大机捣固作业,这是他们在集中修现场坚守的第60天。目前,成渝、兴珞、川黔线集中修正步入攻坚阶段,在各个施工现场,重庆工务段重庆线路综合维修车间这群职工用青春热血的能量为集中修保驾护航。

“检查好工机料具,注意安全,在‘天窗点’来临前抓紧时间清点机具,尽快转运至施工地点。”班长熊一多安排大家做好线路破底清筛处理翻浆冒泥作业的准备工作,确保“天窗”命令下达后各作业组能迅速就位。

年仅24岁的熊一多带领平均年龄23岁的班组职工,顶着深秋的寒风,在探照灯的指引下,用抬杠担起机具,用肩膀扛起材料,争取在封锁命令下达前完成准备工作。冷空气笼罩着整个作业现场,但大家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他们刚将工机料具放到指定位置,对讲机里便清晰地传来调度命令下达的联控声。

职工伍小强、苟文渝指挥挖机到位。为保证作业效率,在主挖机完成7空进度时,熊一多便带着整修组介入其中。多台小型捣固机共同作业,施工现场瞬间卷起了一层薄灰,作业人员的号子声、机具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川黔线基础设备较为薄弱,且曲线半径小、坡度大、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不管是大机捣固还是线路清筛都会有很大难度。”刚结束铜罐驿道岔破底清筛转战到赶水开展作业的班长陶麒宁说。

这群90后、00后新手生力军通过沪昆线、襄渝线、宝成线集中修的锻炼成长起来,为此次集中修注入强劲动能。陶麒宁在工长刘俊外出支援时,在车间主任袁烁的引导下带领工区职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如今的他处理问题成熟稳重,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班长。90后工长熊江飞、00后班长王江耀在大机捣固施工开始前便带着测量组奔走于兴珞线、川黔线各区间站场,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为大机道岔捣固提供准确的拨道量和起道量。并通过现场测量复核,再次确保破底清筛起道量,保障作业后线路设备状态稳定。

自集中修“攻坚战”打响以来,这支队伍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控现场安全风险。他们穿梭在纵横交错、密织如网的铁道线上,用青春为成渝、兴珞、川黔集中修注入力量,用汗水在铁路沿线上谱写青春华章。

上图为该段职工在集中修施工现场捣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