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继忠
“新成昆铁路开通运营后一直很火爆,‘绿巨人’全数上线运行。最近又来了新车,检修工作很忙,确实走不开,家里就全靠你了!”10月30日,陈杰这样对妻子说,心里却充满了愧疚。
陈杰,现任成都车辆段攀枝花运用车间助理工程师。1997年,从西昌铁路技校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攀枝花运用车间工作,一干就是26年。他淬炼技能,从一名普通的客车检车员成长为技术骨干,用匠心守护着客车安全。
勤学苦练 快速成长
1998年3月,刚定职的陈杰参加了检车乘务员竞聘。自我感觉良好的他看着老师傅们行云流水的动作和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的操作,虽自愧不如,但并不甘心。从此以后,他在单位抓紧时间苦练实作。“离车2米抬头看、风挡弹簧和螺栓……”在家里的饭桌上,他边念着当时的《客车检车员30步对规》边比划,家人感叹“真是着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10月,车间再次招聘检车乘务员,20岁的他从报名的200多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段最年轻的检车乘务员。
在外行人看来,检车乘务工作无非就是在车上走一走、在车下敲一敲,但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陈杰通过“望、闻、问、切”小心谨慎地确认列车的运行状态。“列检锤敲击声、车辆运行或抖动声、车内有焦糊味、列车风压变化、电压异常、车厢两端温度差异等细微表象后面也许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身怀“十八般武艺”的他知道其中的门道。14年的跟车学习和坚守换来的是他值乘400多万公里“零事故”和旅客平安出行。
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长期的历练让陈杰练就了过硬的技术,2012年,他担任空电班副工长。当时,班组岗位划分比较单一,检车、车电各干各的,甚至车电里还要细分为高低电压和发电车,大家各自为政。陈杰带领职工打破常规,实行检电合一、电电合一,提高职工单兵作战能力,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他的前瞻性管理和培训的成效很快就得到了印证。2013年,全局技能竞赛设立了检电合一项目,由他带领的3名参赛队员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他自己也取得了全局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不断加强班组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的同时,陈杰还注重自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同时,他还先后获得了攀枝花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科文凭和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文凭。2017年,他通过竞聘成为车间助理工程师。
潜心攻关 硕果累累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份精彩。”担任车间助理工程师后,陈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责任。他一边在生产中攻克技术难关,一边开展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在车辆部门得到了广泛运用。
2019年,陈杰发现5633次“慢火车”安装了小空调的车辆在柴油机发生故障时,本车应急电池无法充电导致损耗,甚至造成许多关键行车监控设备断电失效。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后,他有的放矢地确定了一套解决方案,消除了这一行车重大隐患。2020年,他发现作业人员在处理集便器故障时因空间狭窄被检查箱及配件划伤、标准制式工具处置耗时费力且运维效率低的问题,便不断改进创新,制作了一种新的施修工具,彻底降低了作业员的人身安全风险,提高了运维效率。2021年,他对车下电源进出主线采用粘贴测温的方式,使职工能非常直观地判断车下电源主线的温升状态,有效管控和遏制了电器火灾风险。同时,他还结合车间实际编制了《运用客车防脱安全风险及隐患专项调研报告》《运用车间现场作业关键工序及关键岗位控制措施》《攀枝花运用车间CR200J型集动运维管理》等10多项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为防控客车相关风险夯实了技术基础。
26年,弹指一挥间。陈杰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一路砥砺前行,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四优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该段“技术能手”“十佳安全标兵”等荣誉称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既然要做,我就要做到最好。”陈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