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04日

能“说”会“看”的安全帽

本报记者 任颖彤 通讯员 马爱民 张浩杰

“5号杆塔登高人员未对安全带进行冲击试验,请注意检查安全带。”10月30日,成都供电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刘波在智能安全帽监控视频中,发现一名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带冲击试验,随即通过智能安全帽音频系统进行纠正提醒,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

今年3月,该段成功研发智能安全帽并投入使用。相比传统安全帽,智能安全帽除了具备抗冲击、阻燃性好等特点,还安装配备了带有夜视功能的摄像头、GPS/北斗定位系统、蓝牙、音响等,具有精准定位、安全预警、现场拍摄、实时通讯、轨迹回放、救援指挥等功能,全方位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业人员佩戴智能安全帽后,后台能看到其行动轨迹,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报警、事后回溯的施工安全智能化管控。”该段安全保卫科副科长张元介绍说,智能安全帽内部安装了一枚芯片,相当于装上了“智慧大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安排部署,确保施工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时,借助电子围栏技术,智能安全帽还能自动探测周边危险源,主动发出语音提示,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作业人员在现场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长按SOS键求救,系统平台会第一时间收到求救信息,并在后台实时显示。

目前,智能安全帽已在该段各车间试点推广。“智能安全帽系统就像是我们的‘顺风耳’‘千里眼’,不仅可以盯控现场作业,实时指挥现场完成应急处置工作,还确保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刘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