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灵杰
10月31日,为期67天的川黔线集中修施工圆满落下帷幕,为提高全线设备质量,保障线路畅通,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这次集中修中,一支“娘子军”的力量功不可没,她们就是来自贵阳电务段的集中修女职工们。
在川黔线集中修统一部署中,为全面提升川黔线信号设备质量,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该段在全力做好集中修施工配合的同时,按照三年标准站整治规划,本着“强基础、提质量、练本领、提素质”的原则,同步开展川黔线标准站整治工作,从9个车间抽调了70人对管内14个站进行标准站建设,其中包含女职工10余人。
在标准站整治现场,该段凯里信号车间女职工周露玲和同车间的7名女职工组成了整治队,她们在太白、九龙塘等站开展油饰箱盒、清理标牌等作业。
比起男职工,女职工毫不逊色。“边干边学,边学边整,我们不但能干好‘精细活’,也能干好‘技术活’。”周露玲表示。发挥优势特长,专注精细整治,在作业前,周露玲和整治队其他成员会仔细进行外观检查,清理基础平台上的异物,将设备底部的积灰清扫干净,不留一处死角,做到粗中有细,标准划一。
“打钢轨引接线要注意力度,塞钉头露出轨腰的距离不能超过5毫米,这样才能保证其既能全面接触,还不容易脱落。”队员殷婷婷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久,但是通过此次历练,对设备各项指标已经了如指掌。
该段贵阳信号车间负责蒙渡、三元坝和关田的标准站整治,均一次性通过验收。女职工江佳静对此感触颇深,车间组织有序,整治时有老带新搭配协作,她每日跟着老职工为设备喷油漆、换电容罩,学技术、磨工艺,从最初的“小白”到现在对整个流程熟练掌握。
来自贵阳信号车间的职工黄卓跃和龙里信号车间的职工吴晶晶是一组默契搭档,在桐梓站,二人密切合作,顺利完成了最后一组道岔换岔配线工作。
从开始对道岔的电路图不熟练,不会制作线环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配线、组装游刃有余,吴晶晶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10月才加入“娘子军”的黄卓跃此前在集团公司电务技能竞赛中获得轨道电路组第五名。比赛结束后,她立即投入到换岔施工中。她业务能力强,对室外设备性能、电路、操作流程掌握熟练,但是在换岔施工中却是新手,施工初始,她积极向师傅请教,边看边学边练,逐步掌握了要领。
“我们这次组装的道岔都是ZY7型,配线过程基本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是双动还是单动,涉及到二极管接线方式不一样,配线接法不一样。”吴晶晶介绍道。
从剥电缆到配线再到组装,最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递工具当副手,到最后,两个人能独立完成一组道岔的配线、接线、组装,此次集中修施工让这支“娘子军”队伍成长很快。
该段维修体制的改革,让越来越多女职工受到激励,走出室内,着眼室外,在施工维修中崭露头角。
“这次川黔线施工,我们女职工的身影越来越多,她们不局限于室内外防护,更多的开始走向电务‘主战场’,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施工一线,让我们看到柔肩也能担重任,她们都是好样的!”该段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