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敬凡 陈娜
10月23日午夜时分,成贵高铁眉山东站内一片灯火通明。“调度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作业。”驻站防护员传达施工命令后,该段乐山线路车间作业人员迅速奔赴各自岗位。
高速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车轮直接与钢轨踏面反复碾轧摩擦,钢轨容易产生磨损,影响列车平稳运行,旅客乘车舒适度也会大打折扣,只有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障高铁动车组运行安全平稳。
黑夜里,天空飘起了绵密的细雨。该车间青神线路精测维修工区班长伍勇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将防火布放置在需要打磨的焊缝处,确认保护措施到位后,便立即启动精磨机对钢轨焊缝进行打磨。他一手推着精磨机来回打磨,一手调整砂轮位置,让“刀头”精准落在打磨位置,在钢轨上的“雕刻”便开始了。一时间,砂轮与钢轨接触的地方溅起一串串璀璨的火花,犹如绚烂多姿的烟花在夜色中绽放,为寒冷的夜晚增加了一丝温暖。
“精磨机重量有近100公斤,我们每次对钢轨打磨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05毫米的范围内。道岔区域的打磨对我们的作业质量要求非常高,如果出现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列车晃车,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伍勇说。
伍勇介绍,道岔“精磨”的“精”在于每次打磨深度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左右,相当于2张A4打印纸的厚度。为了保证精细度,他们往往需要打磨10余遍才行,这意味着不仅需要十分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打磨时,伍勇专心致志,一言不发,完全沉浸在精细的打磨工作中。
在打磨过程中,钢轨温度持续升高,精磨机手持部位也逐渐发烫,尽管夜晚气温较低,伍勇的衣服仍被汗水浸湿。遵循“少打勤测”的原则,每打磨一遍,他都会脱下手套,用指尖在温热的钢轨面上反复触摸,测量焊缝的平直度,检查钢轨打磨后的状态。
经过近240分钟的紧张作业,打磨后的钢轨笔直锃亮,轨面犹如镜面般光洁滑润。此时,雨夜中忙碌不停的他们脸上挂着汗珠,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