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23日

让设备“心脏”更有力

通讯员 龙建睿 李锦春

11月13日晚,贵阳电务段凯里南通信车间,三名身着橘黄色“贵电”字样作业服的通信工在仓库里清点当天需要更换的蓄电池和工具材料。

“来,我们把蓄电池搬上车。”作业组长卢阳说。

“一、二、三,起!”他们便合力把10块百余斤重的蓄电池搬上了工程车。

近日,该车间网调工区职工杨树娇巡查时发现,管内三凯区间报信山隧道里的洞室直放站蓄电池存在性能下降的问题,便第一时间向车间汇报,并提报了维修“天窗”。

铁路沿线的直放站为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和机车司机提供实时互联的通信网络信号,在保证正点运行、防止事故和救援抢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蓄电池是整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好比设备的“起搏器”,源源不断地为通信设备提供电能。

当天,分配好作业后,作业人员便乘坐工程车来到报信山隧道旁的入网栅栏门前,静待“天窗”点到来。

“‘天窗’已给点,区间封锁无列车,可以上道作业。”在寂静的苗岭山脉,G网手持机里传来了驻站联络员张松的声音。22时29分,“天窗”正式开始,清点完工器具后,作业人员立即搬运蓄电池到更换点。

“叮叮当当……”拆卸螺丝的声音在安静的隧道里回响,卢阳戴好绝缘手套,一边检查工具绝缘状态,一边利索地用扳手将蓄电池的保险拔下,卸下连接线和螺丝,做好绝缘防护,然后换上新电池并进行调试。

“再检查一下蓄电池连接线是否正确,一切正常后测试蓄电池数据。”跟班干部毛锡凡紧紧盯着万用表显示屏上的参数说。作业人员密切配合,测量、核对、更换、确认,一气呵成。

“新更换的蓄电池组电压、电流均正常,试验良好。”更换完第一个洞室直放站蓄电池后,作业人员来不及歇一会儿,便又奔向下一个直放站。

次日1时49分,作业人员把换下来的旧电池搬到车上,此次蓄电池更换作业顺利完成。

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言语,有的只是在无数个平凡夜里的默默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