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30日

榴桐寨隧道的攀登者

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青尧

11月23日,王龙瀚和往常一样,和工友们带着作业工具来到榴桐寨隧道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每天需要从海拔1700米的隧道洞口往上爬,一直到海拔2000米的山顶,从数字来看高差没有太大,但现实远比想象中更加困难。

王龙瀚是成都工务段松潘线桥车间职工,也是一名家住阿坝州金川县独松乡的藏族小伙。在他儿时的记忆里,从家门口放眼望去群山环绕,想要走出大山并不容易。如今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王龙瀚也回到家乡,走进大山深处参与新线的养护工作。

自来到镇江关桥路检查工区工作以来,作为班长的王龙瀚就带领着5名职工日日夜夜守在榴桐寨隧道的高山上,为新线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榴桐寨隧道全长18公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渭门镇和叠溪镇境内,这里岩性条件软弱破碎,“5·12”汶川地震以后更为显著,有高地质灾害风险,因此在这里对隧道进行防护工作的时间长、难度大。

“我们一般早上10点开始准备上山,中途一边爬山,一边要对滑坡体、危石等进行排查记录。由于山体内部存在的化合物体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的排查记录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否则第二天就要重新走一遍。“很多时候检查工作做完,下山已经是晚上10点30分左右了。”王龙瀚说。

途经的山路遍布灌木丛,在爬山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阻碍,难以站稳,遇上恶劣天气时,山坡爬行更为困难。

“山上有时还会有像老鹰这类野生动物,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肯定会害怕,后来爬山的次数多了,也就慢慢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王龙瀚坦言道。

困难再多,王龙瀚也没有想过放弃,他始终坚定着信念。

登高望远心豁达,许多人登上高山,都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舒展自己的胸襟,而像王龙瀚这样的一群铁路职工,他们作为攀登者登上高山,用责任守护着千千万万旅客的出行安全。

上图为王龙瀚和工友登山检查线路情况。 何予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