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伟
我踏在落满灰尘的水泥路上,来到了老成昆线上的一个车站。车站并不大,白色的站牌被“皱纹”爬满,更像是一部历史传记,走近一看,隐约可见“轸溪”二字。
站牌后耸立着一座徐文科烈士纪念碑,稍不留神,便被带回了那段充斥着血与汗的往事。如今,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石碑跨越时空的界限来见证与感悟。
大桥湾隧道,巧夺天工,探索的路上危机四伏,只能拿着几件简易的工具,扛起了一个又一个铁轨走进山腹中,顾不了苦楚,挺着疲惫的身躯撑了一个又一个日夜。石块可以很轻,轻到压不垮救战友的意志;木头也可以很重,重到让一位身强力壮的战士动弹不得,献出生命。
午后轻柔的阳光洒在碑上,时隔多年,它仍旧挺立着、坚守着,连接着村庄与城市、大山与江河、未知与文明,守护着蜿蜒的黑白铁路。
老成昆铁路已过半百,后人寻着原来的足迹,窥探它厚重的沉韵。“绿皮车”的笛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谁曾想到,几时的辉煌,几时的暗淡,稍纵即逝,茶余饭后,它已成了人们口中的历史。
没机会在轸溪驻足,我便再度踏上行程,一路上山很高,路很窄,几经周折,来到新成昆线上的金口河南站。车站不大,候车厅的铝条板弧形造型好似金口大峡谷蜿蜒崎岖的山峰,倾斜的屋檐尽显巍峨之势。
站内工作人员不多,催促着候车的人群上车。停在站台旁的那一列“绿巨人”,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迈着惬意的步伐,毫无在大城市的车站见到的人们赶车时急匆匆的样子。与老成昆线不同,如今没有血雨腥风的日子,与老成昆线又相同,坚守的信念依然烙印在这群年轻人心中。
深山中,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这座新站依旧光芒万丈,它就像一个忠实的奴仆,效忠着这方热土上留守的人们,谁能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