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09日

奔跑吧,动车“急先锋”

本报记者 邓颖璐 通讯员 李各

“3050全列报接地故障,请上车处理!”11月28日,在重庆车辆段重庆西动车运用车间检修库,一级修作业人员用对讲机紧急呼叫。听到呼叫声,该车间助理工程师徐远山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带着笔记本电脑急匆匆地奔往现场。

由于离动车组出库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徐远山的“急救”必须迅速、果断。为快速查找到故障原因,他先关闭空调,随即便发现了故障:“原来是空调故障。”作出“诊断”后,他又逐台打开空调进行测试,最终发现7号车厢的空调打开时出现故障。经过短暂思考,他立即拿出笔记本电脑连接上空调主机,不一会儿便找到了“病因”——门廊加热器出现故障。他快速更换加热器,故障瞬间就被消除,动车组安全准点地驶出了检修库。

在该车间检修库,有一群像徐远山一样的人,他们被称为动车“急先锋”。他们经验丰富、有很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现场能有条不紊地查找故障,与各方协调并快速处理故障。所谓动车“急先锋”就是要做好随时奔往现场的准备,接受动车组“疑难杂症”的考验,并且在有限时间内判断病因、给出方案、解决问题。这群“急先锋”的专业身份就是机检组现场指导。

机检组现场指导有一套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他们通过该系统进行远程监控轴温等数据变化,运用科技手段在“云端”为动车组保驾护航。“这个系统就像人类的感官,动车的‘病症’都通过它来反映,有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被察觉。”徐远山说。

然而,再好的系统也需要机检组现场指导的监控,徐远山和同事每日都要监测系统是否有故障,判断系统是真预警还是假预警,若是真报警,发现问题要及时和随车机械师联系;要判断是否经过特殊路况,分析故障是人为还是非人为造成的。

“坐镇指挥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机检组现场指导要亲临现场处理紧急故障。”该车间一级修机检组工长王行介绍,当有故障的动车入库后,为不影响生产计划,机检组现场指导需第一时间与随车机械师和调度员对接股道、核对时间,并争分夺秒地赶往现场,当场制定方案、处理故障。

立冬以来,昼夜温差变大,这为动车组检修带来了不小的考验。“最多、最繁杂的问题就是异物击打,前罩灯、玻璃缸破碎都是常事。”说起确保冬季行车安全,徐远山侃侃而谈,“遇到雨雪天气,接触网会结冰,为防止接触不良或粘连,除了将碳滑板拉力调高外,还要把未改造的齿轮箱油位调高。”

徐远山介绍,平时,他们不仅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看温度是否到达零摄氏度,达到了就要及时防寒打温。当动车组跑到异地时,还需要机械师点温,并通知异地单位注意观察。

冬季易频发季节性、阶段性故障隐患。目前,该车间有10名和徐远山一样的机检组现场指导,他们一起强化安全质量卡控、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动车组保持良好状态,共同为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