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
成都有不少别名,蓉城是其中之一。很多年来,我都不太明白为何要叫蓉城,总以为是成都的气质和芙蓉花相近,后来才知道,曾经的成都确实有很多芙蓉花。
据说曾经的芙蓉花和城墙一起,是成都的守护者。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将芙蓉花树种上城墙,是为了讨夫人欢心。成都平原秋冬阴冷,让人容易心情沉郁。某天,孟昶爱妃花蕊夫人出游散心,偶遇一农家小院盛开花色各异的芙蓉花,瞬间让她心情大好、如沐春风。孟昶得知后随即在园里种植了许多芙蓉花。来年秋天芙蓉盛开,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心情大好的花蕊夫人赋诗一首,最后两句“君王若问奴心事,直欲芙蓉遍锦城”。孟昶为了满足夫人的愿望,真的让全城市民遍种芙蓉花,就连城墙上也不放过。于是,在芙蓉花开的秋季,在庄严的城墙之上,人们看到身着铠甲的卫士穿行在红红白白的花丛中。摇曳在城墙上的芙蓉花就这样成了守城之花,蓉城的别名就此产生了。
孟昶此举让我寻思着,这是否算成都人热爱生活的精神源头?每逢节假日,公园里、农家乐院里都会停着很多川A、川G车辆。公园草坪里帐篷朵朵开,农家小院里茶气飘香……我愿意相信,这是先祖的浪漫温情于后世的发扬传承,成都人从来不缺乏热血硬气和拼搏精神,但成都人也从来不放弃任何感受闲情逸致的机会。
但后来,芙蓉花又淡出了人们视线,我猜想或许和时代的变迁有关。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所有的土地都要为人们的吃饱穿暖这样一个目标服务,花花草草的容身之地就有了限制。主观臆断,作不得数,但成都的芙蓉花的确并不像桃花那样满山遍野。
直到去年,一次和朋友饭后消食,走到一个湿地公园的园中小道上,拐过一道一百八十度的弯,一大片芙蓉花跃然在眼前,和蓝天静水一起,让我一下子惊喜地停下了脚步,忍不住举起手机,让它在我屏里铺满。再近到芙蓉花前,清新之气扑入鼻息。其实芙蓉花并无浓郁的香味,取悦我的应该是那如水墨画般晕染开的花上色泽那色泽是从白色到浅粉到粉红,似脸含羞涩的女子,惹人怜爱,不忍碰触。一株树上的芙蓉花颜色各异,或白色或粉红或黄,层层叠叠的花瓣将每朵花都定格成最美的身姿,让人挪不开脚步。在这百花凋零、稍显寂寞的秋天,灿烂绽放的花朵在游人眼前轻舞,诠释着成都这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在任何季节都是名副其实。
芙蓉花深得蓉城人喜爱,除了因为它总是开在深秋季节,为逐渐萧索的大地增添别样的美景,还在于这满枝的姹紫嫣红生命力极强,它娇而不贵、艳而不俗,不用种在花盆里精细养护,只需在春天随意挑块地插上一枝,便会生根、发出新枝。用不了许多年,它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不惧风雨,美丽了所有人的心情。这一点也像极成都人的气质——在任何时候,都不怕风雨,过着寻常生活,同样充满了浪漫的情怀。
期待着,在这个凉风拂面的季节,满城尽是芙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