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12月10日10时,随着一声风笛响起,一列满载钛白粉、元明粉、玻璃纤维等货物的“长江班列”从成都北车站城厢站缓缓驶出,经铁路到达湖北荆州后,再由长江水运分拨至江苏、上海等地,全程运输时间为10天左右,将全力满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据悉,开行“长江班列”是四川省落实国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铁路运能大、速度快、不易受气候条件限制等优势,助推生产原料进川、特色产品出川双向流通,进一步优化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畅通沿江黄金大通道,推动实现“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
为确保“长江班列”顺利开行,成都北车站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动态掌握货物到达情况、装车进度和开行方案,强化运输安全管控,优先编解列车、优先送车、优先挂运,实现货物快到快装快运;成都机务段结合季节天气、运行交路、应急处置等情况,加强安全风险研判,细化安全卡控措施,优化人车供给;成都北车辆段做好上线车辆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检查一台、放出一台,确保车辆质量安全可靠。
下一步,“长江班列”将按照“立足四川、辐射西部”的工作思路,通过试点引导、逐步拓展、有序扩张的方式,实现常态化双向开行。预计到2030年,“长江班列”将完成对三峡枢纽通航运量1500万吨以上缺口的分流,约占未来三峡枢纽水运分流运输总量的30%,有效消除川渝等西部地区水路交通运力掣肘,为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四川力量。
图为“长江班列”首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