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辰
我和铁路的不解之缘是从哭开始的。
记忆中的童年,母亲总会在合适的暑假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去很远的地方探亲。那时的距离是用时间衡量的,早上从镇上坐汽车到县城转车再到市里的火车站,晚上在成都火车站转车去往父亲工作所在的单位——远在大凉山的铁路小站,第二天清晨才可以到达目的地。
我的第一趟远门是在五岁那年的夏天。天气热得冒烟,从一大早辗转到中午,总算走在了内江火车站的铁道线上。离火车开车时间不远了,情急之下,不知母亲从哪里问来的路,穿过一段铁道线是最近的进站乘车的方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长长的铁轨,铺在黑乎乎的枕木上,闪着黝黑的光。母亲背着大包小包,牵着妹妹,我和姐姐跟在身后。有些空旷的铁道线场仿佛只剩下我们母女几个的脚步声和喘气声,突然一声从天而降的长鸣刺破夏日的宁静,不远处一个红色的怪物嘶叫着飞过来,头顶冒着白烟,哼哧哼哧地从身旁划过,没有任何酝酿,我哇哇大哭。后来我知道了,那是一节内燃机车。
烈日在头顶火辣辣地燃烧,年幼的我们一步跨不过一节枕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道砟上,脚底板生疼。这样的疼痛再一次反复的时候,是在我大学毕业去单位报到接受工作安排的那一刻。
报到第一天,我被安排到客运车间实习,客运主任给了我一块工牌,“客运员”三个字确定了我的身份。我挂着工牌站在检票口的位置,跟着班组大姐当起了学徒,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也许是自尊心作祟,觉得这份不需要多高文化水平的工作多少有点没面子。
对于这项工作完全不了解的我,到了晚上面对打更似的作业程序很是崩溃。那时候客车多,到发时间大都在晚间,从晚上八点到次日早晨七点,大概接发八趟列车,平均一个多小时一趟,中途间休。夜半时分刚入睡就被闹铃声惊醒,睡意蒙眬地穿衣下地出勤,半个小时忙完睡意已消。如此往复,一整晚几乎无眠。清晨六点接发完当班的最后一趟列车,便是打扫站台卫生,准备交班。
那一天,我又一次走在了铁道线上,以一名铁路职工的身份。一把火钳、一个箩筐,两人一组,负责清理站台轨道线路上的垃圾。线路上的纸屑、塑料袋,甚至粪便,让那些图片上唯美的铁路风景回归现实,艺术和生活的差别或许就是梦想和梦想边缘的距离,我的脚已经能够一脚跨过一段枕木,而心却是踩在道砟上的疼痛感。
那个下班的早晨,我在屋里闭门不出,悄悄地泪流满面,我没想到过铁路工作竟有如此辛苦。曾经我眼里的铁路人都是多么光鲜和耀眼的,那是我没有真正了解过父辈们所从事的职业。我在郁郁寡欢中继续着这份有些抗拒的工作。
不久后,在一个早晨的交接班会上,客运主任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她说,变成了泥鳅就不要怕泥糊眼。这句话仿佛为我量身而做,让我有些浮躁的心沉下来。我静静地思考了许久,那么多优秀的人尚且在努力着,平庸且浅薄的自己有什么理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放任青春散落?
日子在无数个黑白之间交替,心定了,阳光也就随处可见了。
我用心体会着这个职业。
客运工作者大多是女性,她们没有阳春白雪的高冷,只有朴实无华的日常:微笑迎送旅客、认真检票验票,清扫站台、打扫股道;吃饭时间带着自己做的饭菜一起分享,谈天说地摆着家常……那些笑容、语言似乎都混合在了她们做的饭菜里,渗透着生活的滋味,清香怡人。我学会了一种态度,简单生活认真工作。
日出日落,站台上来来往往的制服身影,已是我眼里靓丽的风景。
还有一群车辆段的职工,手拿着钉锤,每有列车进站停稳时,他们便猫着腰,在车厢下顺序检查,以保证每一趟列车的安全出行。列车驶出站台,他们便昂首阔步地走回自己的工作室,那神情如凯旋的勇士,闪着光。
远远的调车作业现场,有矫健的身影忽上忽下,现实版的“飞虎队”应该是他们光荣的称号。
我不是孤单的,这一方站台、这一片铁道线、这一群温暖的铁路人,构筑起我心里的美好。
列车与轨道的合奏着愉悦的鼓点,我迎送的列车里或许有人曾赠送了我温暖的目光;我抄写的行李单和信件册,总有人会感知到我的认真;我卖出的每一张火车票,都有着我的温度,传递着友善和责任。夜里,满是星星的天空会倾听我有些疲惫的诉说,晨曦里一道曙光带着希望总会和铁道线一起延长。
有一种感情不知所起,却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岁月,潜入了心底。
不管何时,无论何地,当与铁路有关的东西进入视线,一种亲切如家的温暖便会自心底升起,一种深切的归属感让身心妥帖安放。五年前的夏天,在宁夏的沙坡头望见了沙漠里的包兰铁路,它将沙坡头分隔成两段,一端连着绿树成荫,连着母亲黄河,一端连着黄沙漫天,连着无垠广阔。烈日炎炎下,铁道线上闪动着几件黄色的防护服,那是一群铁路职工,在风沙和烈日的陪伴下,守护着包兰铁路的安全。我远远地注视,用目光给予他们深深的敬意。再回望这一片山河的壮美画面,铁道线和铁道线上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2018年去拉萨参加一个文学活动,特意选择了坐火车。一路向西,大地苍茫,司空见惯的铁道线孤独寂寞地伸向远方。当列车行进在空旷寂寥的高原,仿佛生命也在那一刻被唤醒。那样简单的平行线在高原之上如同从天而降,赋予了高原另一种生命的定义。无法想象这条铁路在修建时的艰辛,我只感受到铁道线深沉的情谊,它连着家连着心,融化了传说中不可战胜的冻土。
铁路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向前。从前的枕木已不复存在,客运女工再不用走上铁轨清扫垃圾;普速列车的减少,夜间停站几乎取缔,即使夜班也不用熬更守夜了;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作为一名曾经的客运女职工,我为这样的改变开心而愉悦。
高铁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高铁,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赋予铁路新的时代印象,引领着交通运输向前发展。而我们,也在这科技飞跃的时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我和铁路一起成长的这些年里,岁月渐去,温情常在,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已在骨子里生根,它从父辈们的传承里延续下来,开出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