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强
乌蒙山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从高空俯瞰隆黄铁路叙毕段,犹如一条玉带贯穿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处,盘绕在乌蒙高原深处,蔚为壮观。
近日,记者随采访团一行,向乌蒙大山深处进发,探访进入开通前最后冲刺阶段的隆黄铁路叙毕段。
隆黄铁路叙毕段起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北站,向南经宜宾市兴文县、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止于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东站。正线全长191.90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新建隧道67座、桥梁95座,桥隧比高达86.19%,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全线共设14座车站,其中叙永北、兴文南、果珠、以勒4座车站为新建客运站。
叙永北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龙凤乡,建筑面积2999平方米,最多容纳400名旅客同时候车。站房主体按一层布局设计,外立面采用“出砖入石”设计,突显叙永北站作为“川南门户”的庄重大气。
“离开通越来越近了,大家都盼着那一天。”在以勒站候车大厅,宜宾车务段以勒站站长胡建介绍,隆黄铁路叙毕段经过的镇雄县蕴藏着大量矿产资源,是周边地市矿产品的主要供给地,煤炭年产量达600万吨、磷矿年产量达500万吨。客货两用的隆黄铁路一开通,这里就将真正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
镇雄县粮食以外购为主,目前主要通过“铁水联运”方式经广西钦州港转铁路运输至盐津、昭通等站。隆黄铁路叙毕段开通运营后,可通过铁路直接转运至以勒、罗坭等站,进一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据了解,隆黄铁路叙毕段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畅通工程、西南地区至北部湾出海口最短货运通道,也是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的南向货运主通道,途经的叙永、兴文、威信、镇雄四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这段铁路开通后,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从镇雄县以勒镇出发,汽车在蜿蜒乡道上行驶1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鱼洞乡境内的冯家寨特大桥。远远看去,大桥跨越河谷和乡村公路,宛若架在云端,十分壮观。
据中铁二院川南城际和叙毕铁路配合施工项目部副经理周林峰介绍,该桥是隆黄铁路叙毕段的重难点工程,全长654.68米,6号、7号主墩分别高120米、129米,河谷最深处达180.7米,最大跨度168米,为全线桥梁高度与跨度之最。
为确保大桥按期顺利建成,施工单位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并派专业测量人员24小时监测,布设大地四边形控测网,严格控制其精度,由精测队进行定期复测,以高标准、严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了高墩封顶标高、墩身收坡和竖直度严格符合标准。
在距离成贵高铁20多米远处,高出地面90多米的隆黄铁路叙毕段鱼洞乡特大桥已施工完成,达到开通运营条件。该桥全长601.6米,墩身最高105米,河谷最深处为139.75米。大桥施工管控重难点为超大直径深桩、高墩、大跨连续梁,2.8米超大直径、94米超长桩基的5号主墩采用全套管全回转成孔灌注成桩工法,在我国陆域范围内尚属首例。
像这样的工程难点,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工期紧、任务重、疫情反复、交叉作业多、高温雨季影响……面对一个个“拦路虎”,各参建单位坚决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科学组织施工,在莽莽群山间架桥开路,一根根钢轨像毛细血管般向大山深处铺开,为沿线地区带去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希望和信心。
图为冯家寨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