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16日

行走灵官峡

熊家林

立冬后的第三天,初冬的阳光洒满巍巍秦岭。峰下,嘉陵江畔的灵官峡宝成铁路红色教育基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灵官峡景区,位于凤县县城南侧约7公里处。狭窄多弯的嘉陵江两岸,曾经运输繁忙的宝成铁路和316国道沿江而行。该段宝成铁路有隧道明洞11座,小桥涵洞25座,曲线13处。1981年8月,凤县境内暴发特大洪灾,造成严重地质灾害,灵官峡区段受灾线路被迫改道。改道后废弃的线路留作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灵官峡景区的一部分,利用长达3.5公里的11座隧道明洞,以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名篇《夜走灵官峡》为背景,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绘画、人物雕塑、实物展示等,再现了当年修筑宝成铁路的艰辛历程。

“呜……”电力机车鸣响风笛,牵引着货物列车,从灵官峡对岸两山夹桥的隧道里钻出,风驰电掣般驶过大桥,一头扎进桥那头的隧道里。

改造过的隧道里,展出着灵官峡地质标本、岩石奇观,还有当年筑路工人修筑宝成铁路留下的图片、实物。在声、光、电的作用下,一幕幕生动感人的画面活灵活现,把人们带入了当年修筑宝成铁路的情境中。

穿过一座座隧道明洞,来到峡谷端头的明山线路,可以饱览嘉陵江两岸的风光:江畔洁白无瑕的芭茅花绽放着温馨的笑脸,微风过处,摇曳着向我们招手,仿佛在叫我们多停留一会儿;深谷里流淌的江水,清澈如镜;崖头上披满的红枫,染红了灵官峡。

跨过嘉陵江峡谷大桥,对岸是废弃的316国道。据景区人员介绍:1981年那场地质灾害发生后,这段公路连同对岸的宝成铁路同时废弃,改道穿越隧道避开了灾害点。

联想到杜甫曾经到此一游,心中不禁赋诗一首:漫步灵官峡,美景甲天下;峡谷闻鸟鸣,一江穿峡过;杜甫足迹留,世人感慨多。

在灵官峡,我们一路见证了宝成铁路先辈们留下的足迹,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