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21日

打锚小队护航“钢铁驼队”

通讯员 刘峻豪

兴隆场编组站作为重庆中欧班列的起点,占地面积5200余亩,上下行出发场和到达场共有股道54条,道岔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该站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距今已有10年之久,线路设备老化使道岔群的地锚螺栓失效问题逐步凸显,维修养护面临巨大的压力。

为确保列车安全运行,重庆工务段兴隆场线路车间组织成立了一支专业打锚队伍,由兴隆场线路维修一工区班长何海带队,针对性整治地锚螺栓失效问题。

军人出身的何海得知自己的新任务后,明白这是一副责任重大的担子,只有清楚设备情况、知己知彼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于是,他利用空闲时间咨询线检班组工班长,了解新的失效螺栓数量和位置,随后查询病害库找出其“病根”。

何海一直想让打锚的“天窗”利用率达到100%,不想浪费任何一个“天窗”机会。“只有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天窗’,才能整治好尽可能多的实效地锚螺栓。”他这样认为。

在打锚作业中,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打锚是何海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他请教了车间主任韦科,韦科向他讲解了两种针对不同情况的打锚、改锚方式:一种是针对断头螺栓,利用新型设备钻眼打铆钉取掉旧螺栓;另一种是针对套管丝牙破损,往螺栓孔洞中打入专用铆钉,用“丁”字扳手把旧铆钉连同套管整体取出,再重新加上新套管。这两种方式避免了传统使用水钻打锚带来的作业安全风险,同时因机具少且方便携带,避免了因打锚地点跨度大、机具材料转运任务重,进而耽误“天窗”时间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天窗”利用效率。

事实证明,何海带领打锚小队使用新设备整治实效地锚螺栓效果明显——在一个“天窗”内可以打锚、改锚12颗,处理地锚松动螺栓15颗。

“活到老学到老,带兵打仗如此,带领兄弟们干活也如此。棘手的难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在作业中要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安全生产才是真正的效益。”何海说。

在何海的带领下,打锚小队精心整治失效地锚螺栓,以实际行动确保“钢铁驼队”安全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