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21日

向云端

黎玉松

金秋十月,有幸作为集团公司“勇当火车头、先行作贡献”新成昆行职工文学创作活动的文学骨干之一,来到成昆铁道线上观摩。

当列车驰过成昆线,在秀美的大凉山中向云端穿行,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除了山川、河流、美丽彝族乡村、铁路小站,还有那穿着黄色工装的成昆人。无论风霜还是酷热,也无论黑夜还是白天,那一抹黄总是忠实守护着成昆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在成昆铁路中北段汉源区段,千峰万屻,群峦迭嶂。1974年,孤石危岩整治队第一任工长白清芝,在安设天梯作业时保险绳被锋利的岩石磨断,坠下悬崖不幸牺牲。不久,整治队内大伙公认的技术骨干戴启宽捧过“接力棒”,成为第二任工长。戴启宽和他的危石队员们,每天都要扛起几十斤重的铁锤、水泥、河沙,揪着茅草,抓着垂藤,抠着石缝,到荆棘丛生的悬崖陡坡上查危石、查险情,在悬崖峭壁上打铁桩、挡危石。饿了,啃口冷馒头;渴了,喝口山泉;困了,就把钢钎插在山坡上,将自己捆在钢钎上打个盹。26年来,戴启宽他们连续保持近9300天无任何大小责任事故,确保了南来北往的一列列客车、货车安全通过大渡河谷的险恶地段。

在巍峨的大凉山上海拔最高的喜德县瓦祖村,成昆铁路如同一条蜿蜒的银线,将绵延不断的穿山隧道逐个串联,向云端深处延伸。在这美如画卷的景色中,最令人动容的,却是一群来自瓦祖线路工区普通的铁路人:他们扎根深山,用青春和热血守护铁路;他们虽是血肉之躯,却又个个钢筋铁骨,一代又一代人默默无闻地坚守,保障着成昆铁路的平安运行。瓦祖线路综合维修工区年轻的90后工长李惠,带领班组“啃硬骨头”,常年扎根山区,治山斗水,确保线路通畅。“我们工区管辖范围内有成昆铁路第一长隧道沙马拉达,是成昆线上最艰苦的地方。我们工区是流动班组,哪里有维修任务,我们就把家搬到哪里去!”李惠说。

画好的一条龙,若没有点睛之笔,龙就活不起来;再壮美的风景,如果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内涵。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成昆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断坚守、不断传承,构成了成昆铁路的丰富精神内核。

“绿巨人”“复兴号”飞驰在成昆线上,窗外美景一路无限。最美的,还是那扎根在成昆线上的一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