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首发列车旅客在毕节站站台上合影留念。
图②:列车长向旅客了解沿线农特产品售卖情况。
图③:旅客在车厢内拍照“打卡”。沈向全 摄
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许毅
12月21日,贵阳的清晨寒意正浓,6时30分,K9391/9394次列车从贵阳站缓缓驶出,开向叙永北站。这是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正式开通运营后开行的首趟旅客列车。
今年68岁的吴彩平是首发列车旅客之一,她的老家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1968年跟随父辈响应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全家迁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前些年退休后定居贵阳。听闻家乡叙永通火车了,吴彩平特意乘坐首发列车回乡“打卡”。望向车窗外亮丽的现代化车站环境,她兴奋良久、心绪难平。
4号车厢板壁上,一块市场菜价公告牌上的信息栏正“虚位以待”。公告栏的制作者——首发列车长胡贵川曾值乘贵阳往返玉屏、串起上百个少数民族村寨的5640/5639次“慢火车”二十多年,是沿线小有名气的“带货车长”。7年前,他出于帮助乘“慢火车”卖菜的老乡掌握市场信息的初衷,在车上制作了市场菜价公告牌,自此开启了助农“带货”事业。在做好值乘列车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热心为家里农产品产量大的农户联系销路,有时还让老乡直接把农产品送上车,自己帮忙带到买家手里。
从往日的“卖菜专列”走上首发的“幸福列车”,胡贵川想把自己义务助农的使命延续到新线上。他说:“叙永首次通火车,目前叙永至贵阳开行2对普速客车,途经革命老区和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沿线一定有丰富的农特产品,也会有很多需要我们助力的老乡。”
为此,胡贵川提前了解隆黄铁路叙毕段新建的各站点,对叙永的金钩青菜心、殷家坡醪糟、江门荤豆花、稻香村酒、两河桃片等土特产做了不少功课,盘算着如何发挥旅客列车的运力优势和窗口作用,助推“黔货出山”和农民致富、乡村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家住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彝族乡的民宿老板王成刚从新线开通中看到了商机,“果珠乡早已脱贫,如今铁路又修到家门口,一定会带动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
仰头看3号车厢顶棚,上面悬挂着叙永北、兴文南、果珠、以勒4座站房的美景照片,供旅客们提前一睹新站风采;环视车厢,四处装饰着沿途美食美景的贴画,吸引旅客们拍照留念。
“95后”列车长任琎的父亲刚从5640/5639次“慢火车”退休。“他经常叮嘱我,要与人为善、真心对待旅客,力所能及时多帮一把是一把。”任琎念着父亲的话语望向车窗外。不远处的山头上站满了沿线老乡,迎着列车驶来的方向翘首、挥手,见证家乡铁路的开通。
13时25分,K9391/9394次列车到达叙永北站,结束了这个有72万人口的县城不通火车的历史。吴彩平激动地走出车厢,打量着家乡的变化,她坚信铁路能给这里带来更快的发展。
路通人和,百业俱兴。如今,隆黄铁路叙毕段为云贵高原喜添发展“新动脉”,将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促进人民群众更加踏实稳步走上幸福生活“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