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龚萱)12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与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贵州省委网信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成都局集团公司党委和南宁局集团公司党委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贵南高铁穿山来,黔桂天堑变通途”网络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8月31日开通运营的贵南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贵阳铁路枢纽龙里北站引出,向南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宁市,接入南宁铁路枢纽南宁东站,全长48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参与此次宣传活动的中央网络媒体、商业门户网站记者及网络正能量骨干等58人组成“发现团”,深入贵南高铁沿线,开启了为期5天的探寻之旅。
“发现团”从广西南宁出发,探访南宁第二动车所,沉浸式体验动车模拟驾驶、设备检修等实训功能;在南宁北站感受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候乘新环境;在“中国沃柑之乡”南宁市武鸣区品尝甜蜜果实,了解高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事例;前往都安县澄江镇红渡小学,聆听百年老校借力高铁建设“脱胎重生”的故事。
据了解,贵南高铁桥隧比高达90%,连续的桥梁和隧道给高铁建设和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发现团”实地探访了我国西南首座超大富水岩溶隧道——朝阳隧道、独山拉里双线特大桥和都安隧道上方检修作业平台,将镜头对准线路养护的“幕后英雄”,了解工务职工翻山越岭除杂草、查危石、守护桥隧设备安全的日常。
在都匀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发现团”观看了贵阳高铁工务段、贵阳电务段、贵阳供电段职工带来的现场作业演示。在南宁开往成都东的D1726次列车上,身穿定制民族服装的“贵客”乘务班组成为“发现团”关注的焦点。
贵南高铁将河池、南宁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有着浓厚红色基因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景点串联起来。其中,位于贵阳市龙洞堡国际机场旁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在馆内,“发现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感悟长征精神,了解了高铁对红色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路走来,我了解到高铁‘幕后英雄’的动人故事,也看到了高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这些故事需要被传播、被看到,我认为这就是这次网络宣传活动开展的意义。”中工网记者李嘉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