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1月23日

公铁大桥上的“守桥人”

检查主塔内部结构。

检查桥梁支座螺栓状态。

检查主塔内部振动采集仪状态。

使用无人机对拉索状态、主塔外观状态、周边环境进行检查。 (图片均由宋顺治拍摄)

■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宋顺治

“今天是春运开始前最后一次对成自宜高铁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进行全面检查,一定要注意联结钢梁的零配件是否拧紧,不能有丝毫马虎。”1月21日,宜宾工电段泸州桥路车间南溪北桥路检查工区班长卢自玺提醒职工。

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部,连接三江新区与叙州区,为新建成自宜高铁与渝昆高铁共同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742.1米,桥面宽63.9米,主跨522米,是世界首座公路与高铁同层合建桥、世界上最宽的公铁两用桥、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6日正式投用。

当日9时许,在宜宾站10公里外的南溪北桥路检查工区职工早已准备完毕,整装待发。卢自玺作为当天作业的负责人,要带领职工对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经过12道工序的准备后,他们从桥面沿着攀爬梯缓慢下到桥墩墩顶作业面,对阻尼器、桥梁下悬检查车、桥梁监测数据传输线等设备安装情况进行检查。

“大桥支座螺栓紧固,设备状态良好。”职工丁耀辉大声汇报检查结果。桥梁支座检查作业面高度不足1米,穿着工作服的丁耀辉蜷缩身体,靠近桥梁支座进行细致检查。江面的风很大,也很冷,每一次蜷缩检查难度都不小,但为了大桥的安全,他竭力爬到距离支座最近的地方,使用检查锤逐一敲击联结螺栓,确保螺栓紧固状态良好。

“一定注意检查栏杆是否锈蚀严重!”另一边,老党员朱治刚带领工区青工罗波对桥墩外围栏杆状态进行敲击检查。

“桥梁监测系统的传输线全部完好,无破损情况。”“收到。”丁耀辉一边检查一边汇报情况,身旁的职工肖列做好检查记录。做好传输线的检查尤为重要,这次检查,卢自玺指派职工逐一对桥梁监测系统的传输线进行重点检查,作为班长的他十分清楚,传输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大桥日常监控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完成桥墩检查后,检查工区职工进入桥梁主塔内部对主塔内部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桥梁主塔顶部距离水面250米,他们需要在主塔内部沿着曲折爬梯往上检查到顶部,同时确认爬梯状态良好。在桥梁主塔中,他们缓慢往上爬,一步一步走得坚定有力。

“大桥的检查项点很多,每一次检查、每一项数据都需要反复仔细核对,确保大桥以最好的状态投入运行。”12时许,检查工区职工缓缓走下大桥,衣裳已经湿透,大家逐一汇报着各自检查发现的问题。卢自玺用衣袖擦去额头的汗水,翻开手里的工作簿,对此次检查情况进行记录。

走出主塔内部,检查工区职工还要完成最后一项检查工作——用望远镜和无人机对主塔外部、桥梁拉索、桥梁周边环境进行检查,确保主塔外立面、桥梁拉索状态良好,确认桥梁周边没有安全隐患。

据卢自玺介绍,自去年底成自宜高铁开通运营以来,检查工区职工作为“守桥人”的任务就是仔细检查每一个零部件,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确保大桥关键设备设施安全稳定,确保南来北往的列车平安通过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