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文/图
去过的最喜欢的地方是绍兴,经常出现在纪录片、书本里的绍兴,人杰地灵的绍兴。
在绍兴,看到鲁迅小时候为父亲换取药费的恒济当铺,看到迅哥儿吃罗汉豆看社戏的乌篷船,看到孔乙己佐酒的茴香豆,还看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原来两个地方离得那么近,刷到网友评论,“那么近先生还要刻个‘早’”,被逗笑。
戴着乌毡帽或草帽的船夫摇着桨橹,桨声欸乃,小船在哗哗水声中悠悠穿过一座座桥。河道两岸的青石板路有些凹凸,距今八百多年的八字桥还保留着南宋时的布局。一边走一边看,眼前的一切真的“很绍兴”。
喜欢的地方,有拍人像很“出片”的“书圣故里”,以墙做纸,人立桥上,衬以身后的书法,便可以用镜头带走属于自己的“画”。位于府山直街很有烟火气的“府山早市”也是心头好,我喜欢边走边看,看摊位上的鱼丸、各种肉类、还有些没见过的蔬果,一路挤挤攘攘,听着耳边的绍兴话,好不热闹。逛完早市,还可以去看看路尽头的越王台。
乘船游绍兴东湖时,经船夫提醒得知其中一处桥下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取景地。晚上,我在河埠头吃到了迄今为止吃过的最“黑暗”的食物——霉千张,大概是用发酵后的豆皮做成的,吃它的感觉就像没吃过折耳根的人第一次吃折耳根。
从绍兴回来后很久,府山横街路的仓桥直街、没有吃成的诸暨次坞打面、公交车显示屏上滚动的“鲁迅小学”,还有黄酒棒冰,还一直在脑海中打转。每每从纪录片里又看到绍兴,就忍不住盯着屏幕瞪大眼睛,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