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蒋凌峰
“今天,我们对小南垭站的站线进行防胀巡查。天气炎热,大家记得带好防暑药品。”上道前,重庆工务段珞璜线路车间珞璜线路工区班长龙杰提醒道。
8月29日10时许,小南垭站热浪滚滚,钢轨散发出逼人的热气。钢轨“体检师”们头顶烈日,穿梭在线路间,对钢轨几何尺寸、接头、扣件螺栓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
“近期‘秋老虎’一天比一天厉害,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持续‘霸屏’,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居高不下的气温让钢轨也发起‘高烧’,内部应力发生变化导致膨胀变形,给运输安全埋下隐患。”龙杰介绍,“为防止胀轨,我们多方发力,提升线路设备的‘免疫力’。”
作为长江上游规模最大的水公铁多式联运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小南垭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货运站之一,站线设备安全十分重要。
龙杰将道尺放在一旁,俯身贴近钢轨,检查钢轨的轨向高低。在轨面的热气和烈日的双重“烘烤”下,龙杰很快就被“烤出了水”,汗水打湿了作业服、滴落到钢轨上。大家伙打趣说:“这活儿干完,自个儿能瘦身,钢轨可以‘消肿’,一箭双雕!”
在龙杰的不远处,作业人员谭委和杨双分别拿着加力扳手和检查锤,一丝不苟地检查着钢轨联结零件。还没检查到一半,他俩就已经大汗淋漓。趁着下道避车的间隙,“体检师”们抓紧时间补充水分。
针对近期高温酷暑天气下职工持续作业的实际,该段党委及时为职工配发防暑降温药品、清凉饮料,并开展中暑应急演练。同时,定期对职工进行防暑慰问,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确保线路设备安全稳定,我们结合钢轨高温防胀预警通知,通过添乘和徒步巡检等方式对重点地段、薄弱设备进行巡查,实时掌握线路变化情况,防范安全隐患风险。”该段负责钢轨防胀工作的技术人员潘维介绍。
经过3小时的巡检,“体检师”们完成了今天的“体检”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的钢轨防胀工作结束。14时许,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钢轨经过暴晒变得滚烫,他们又手拿温度计对钢轨进行“体温”测量。
“我们每天需要在10时、12时、14时、16时这四个时间段对轨温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将采取降温措施,防止轨道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该段重庆南线路车间重庆南线路工区工长刘玉林说。
这群“体检师”们顶着烈日行走在线路上,排查出高温下的线路设备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置,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