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青青 胡志强 通讯员 孙文懿 胡京城 钟鑫茂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旅游走热、出行升温、运能加力……2个月里,西南大地旅客出行热情高涨。
7月1日至8月31日,集团公司累计发送旅客8821.2万人次,同比增加719.2万人次、增长8.9%,日均发送旅客142.3万人次,超过今年春运日均旅客发送量,客发增量居全路第二,总量、增幅居全路第三,客收增量居全路第一。
客流火爆
多个客站“热”力十足
今年暑运,集团公司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达165.64万人次,其中有5天突破160万人次。
成都、重庆、贵阳三大车站管内客流持续火爆,分别发送旅客2374.7万人次、1398.3万人次、1190.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4%、2.1%、20.1%。
作为集团公司旅客发送量第一大站,暑运期间,成都东站客流持续高位运行,累计发送旅客156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5.2万人次。
暑运“热”力十足,助“燃”旅游市场。
凉山彝族火把节点燃夏日狂欢夜。火把节期间,集团公司加大运能投放力度,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4对。新成昆铁路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6个车站累计发送旅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7%。其中,7月30日,西昌西站发送旅客2.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感受夏日火热气氛的同时,也有不少旅客前往青城山开启“清凉之旅”,青城山、都江堰站共发送旅客超96.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8月31日,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满1周年。荔波站站长于吉军介绍,旅客乘坐动车到达荔波站后,可无缝换乘接驳大巴直达小七孔、瑶山古寨等景区。“8月以来,景区日均游客量突破6万人次,连续多日门票售罄,每天仅乘动车前来景区的游客就有2万人次。”小七孔景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潘海燕说。
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等景点也受到旅客热捧。暑运期间,贵阳车务段管内各站共发送旅客295.72万人次,同比增长17.92%,其中安顺西站单日旅客发送量7次突破历史纪录,最高达1.84万人次。
坐拥亚洲最大天生桥群的武隆天生三桥景区今年暑期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不少旅客乘坐动车到山城‘夏宫’,暑运期间,武隆站发送旅客18.95万人次。”涪陵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坐拥‘凉资源’的黄水也备受青睐,黄水站今年暑运发送旅客8.7万人次,同比增长17.98%。”
线路“上新”,通达八方的动车为旅客假期出游助力。
川西北高原首条铁路——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后,乘坐动车前往“人间仙境”黄龙九寨的旅客源源不断。镇江关站迎来暑运“首秀”,绵阳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暑运期间,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共发送旅客45.81万人次,其中镇江关站发送旅客27.65万人次。
8月30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开通即‘顶流’,相约九寨的热度持续攀升。”据黄龙九寨站站长郭琦介绍,通车后首个周末,九寨沟、黄龙景区因动车开行迎来火爆的周末游客流,30日、31日共到达旅客1.7万人次。
运能提升
新生力量表现抢眼
暑运期间,探亲、旅游、学生等客流交织叠加。集团公司精准分析客流趋势变化,充分用好新线新装备运能,挖掘三季度运行图新产品潜力,根据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感知市场变化,精准调配运力,日均开行旅客列车874对,同比增加68.5对、增长8.5%,日均上线动车436组、上线率达94.3%,最高峰上线动车458组、上线率达99.1%。
集团公司按照“抓住旅游热门方向、突出周末重点时段、新线新车效益优先、优化检修充分供给”的思路安排运能,暑运期间加开客车185对,其中动车168对、普速客车17对。
为应对暑运返程客流高峰,从8月16日开始,成都东站每周五、周日开启24小时“不打烊”运营模式,暑运期间累计加开夜间动车107趟,主要往返重庆、西安等地。
同时,巴南高铁、日兰高铁、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等新线投入运营,新配属的8组CR200J-D型“复兴号”动车组上线载客运行,集团公司按照日常线、高峰线方案加大运力投入、优化客运供给,助力暑期旅游市场跑出“加速度”。
6月27日正式开通运营的巴南高铁带火了巴中、仪陇、苍溪等一众革命老区景点的“红色旅游”。巴南高铁目前日均开行动车10对,暑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171.3万人次。
“动车+旅游”成为游客相约九寨的新选择。针对九寨沟游客量井喷式增长的实际,暑运期间,集团公司在川青铁路采取“图定+旅游专列”开行模式,丰富游客出行选择。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在贵南高铁做好运力梯次动态投放,加开60余趟次高峰线动车,采取重联动车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运能供给,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旅游列车串点成线。暑运期间,集团公司持续开好“熊猫专列”、川青铁路动车旅游专列、普速旅游列车,推出“熊猫游全国”“疆湖万里行”“追梦额济纳”“动车游川西”等多主题旅游列车新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为了给旅客带来更加便捷、美好的出行体验,畅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集团公司积极做好与航空、地铁、长途大巴、网约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工作,最大程度方便旅客出行。
服务提档
效率更高体验更好
暑运期间,集团公司管内各大车站强化客运服务,为学生旅客、“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的外籍旅客等提供针对性的出行服务。
为方便学生旅客出行,集团公司开设了791个“一窗通办”售票窗口,为学生旅客办理购票改签业务,同时积极宣传“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和“学生出行需求采集”两项新功能,暑运期间共发送学生旅客136万人次。
完善服务措施,出行体验持续提升。为持续优化旅客候乘体验,暑运期间,集团公司在多个车站增配免费手机充电桩,增开成都南、成都西、都匀东等7个站的站内便捷换乘通道,加大对站内空调设备、供电系统、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维护力度。
条条通途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全力做好暑运期间旅客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天府机场、双流机场、江北机场、龙洞堡等站实行“站内+站外”“车外+车上”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出“空铁一体化、旅客零换乘”无忧服务模式,为旅客提供改签退票、失物招领等多项特色服务,最大程度方便旅客出行。
成铁川之味旅服公司于暑运前在管内各次动车上推出包含简餐、正餐、平价普惠餐、定制冷链商务餐在内的16款“川之味”高铁盒饭,为旅客提供专属化、多样化的餐食。
强化运维管理,运输安全畅通高效。暑运期间,集团公司开展安全大检查,认真落实汛期客车安全、站车组织、应急处置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今年,天府动车所迎来首个暑运。据成都动车段天府动车所主任杨磊介绍,该所配属CRH1A型动车组20组,承担成雅、成宜、成遂渝等线路和成都至武汉、贵阳等方向旅客运输任务,投用以来组织开展一级修349组次、二级修35组次,有效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暑运期间,天府动车所优化生产组织,配属20组动车全数上线载客,同时补强夜间检修生产人员力量,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强设备,助通途。暑运期间,集团公司顺利完成内六铁路、成宜高铁、沪昆铁路集中修施工,对线路、桥梁、信号机、接触网等设备进行全面整修,提高线路通行能力,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天灾不可控,事故不能出。”今年暑运期间雨情不断,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倾力护航,做好汛期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暑运期间,客运部门共参与96起应急处置,启动应急响应79次,安排调整旅客列车4603列,努力降低强降雨对旅客列车运行秩序的影响。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公布列车停运、晚点等信息,做好退票、改签等服务,尽可能减少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强化统筹调度,增强运力保障,加强安全检查,细化汛期应对恶劣天气、超大客流等情况的预案……62天里,成铁人坚守岗位,“汗”卫暑运,守望旅客平安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