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颖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时指出。
近年来,集团公司接连出招,向台账冗杂、“文山会海”、迎检过频、审批流转慢等各类让广大职工深受困扰的形式主义问题“亮剑”。以《若干规定》印发为契机,集团公司上下紧扣基层干部“累点”、直击基层负担“痛点”,从台账“瘦身”、精文简会、科技赋能三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减到点上、落在实处,干出了切实成果、取得了有效经验。
提档升级,助力“台账瘦身”
“台账‘包袱’是基层最大的负担。班组台账变少了,基层‘包袱’变轻了,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提及集团公司台账减负带来的变化,基层人员如释重负。
如何给基层“卸包减负”?让台账“瘦身”是关键。据统计,目前集团公司班组台账总数由最初的20862个减少到10450个,减少近一半,职工抓现场安全关键和生产质量的时间精力大幅增加。
在绵阳工务段,台账提档升级为集团公司探索台账变革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示范样本”。经过多次梳理、删减、论证,该段相关业务科室整合出了一套台账“瘦身方案”,班组事务性台账从66项减至10项,车间事务性台账从98项精简至55项。“去芜存精,才能有效释放一线生产力。”该段绵阳桥路检查工区桥隧工胡青表示。
针对内业台账多、名目杂的问题,该段搭建了基础台账文件云平台,让资料台账管理方式由随意增加转变为数量受控、重复上报转变为自动汇总、线下收集升级为在线编辑,基层台账电子化率提升了39%,总电子化率达到84%。
此外,聚焦安全生产现场,该段依托平台研发了道岔设备巡检模块、消防设备检查模块,职工手持智能数字轨距尺等相关设备即可完成测量和数据录入工作,不仅确保了检查不漏项、数据难作假、病害无遗漏,更实现了基础台账电子化、管理流程标准化、检查环节规范化。
“以测轨距为例,原本要两人配合检查,光记录数据就要操作2至3遍,现在用智能数字轨距尺一键就能搞定,大伙儿赞不绝口。”该段绵阳线路检查分析工区工长王少博告诉记者,该设备若在全段推广使用,可减少现场记录人员16人,各线路检查工区班后数据分析耗时减少3小时,检查数据准确度提升至100%。
当前,一场上下联动的“台账瘦身”整治行动在各站段如火如荼地开展。“除制定规范台账制度外,企法部还组织9个业务部门修订班组台账管理办法和目录清单,开展调研座谈7次,对66家站段开展了台账减负督导,基本实现所有运输站段督导全覆盖。”集团公司企法部综合管理科科长吉光介绍。
自开展台账减负工作以来,集团公司9个系统平均台账数量压缩率为57.96%、台账电子化率达82.36%、整理台账用时减少96.03分钟,切实推动台账“变薄变少”。
精文简会,整治“文山会海”
发文、开会是推进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发脱离现场、内容空泛的文件,开没有实际指导意义或不能解决问题的会只会徒增基层干部负担。可见,整治“文山会海”不能只压缩数量,而是要着力提高发文办会的质量。
举办公文管理培训班、严控公文制发计划管理、建立精简公文审核机制、落实“周三无会日”和“月度会+”模式……连日来,集团公司一系列举措可谓切中“痛点”、直指“病灶”,积极回应了广大基层干部对减负的迫切期待。
“借力‘精文简会’,我们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抓落实,解决现场难点问题。”六盘水工电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林国切身感受到,现在更能集中精力干事,工作效率也更高了。
六盘水工电段今年严格把好公文“三关卡”,即数量控制关、质量审核关和质效考评关,同时严格控制会议次数和时长,提倡“多会合一”,采取同项合并、线上为主等方式解决会议与生产任务之间的矛盾,全力守住“精文简会”“硬杠杠”。
今年发文上限党委办公室56个、财务计划科30个、技术信息科54个;自拟稿到移送领导签批不超过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不超过20个工作日……重庆电务段结合往年实际发文数量,对各科室发文指标进行限额,并对公文办理时间和公文质量进行考核。“发文不符合规范的科室和车间,我们将及时开展‘一对一’纠正,严审文件内容、严控文件篇幅、严查文件格式,力求公文简短精练、重点突出。”该段行政办公室主任助理刘彦彤说。
举措务实管用,基层可感可知。对于整治“文山会海”带来的变化,重庆电务段涪陵通信工区工长王银深有感触:“今年开始,发文数量变少了,会议也是多会合并套开。除开工作,基层干部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大家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公文精简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记者从集团公司办公室文书科获悉,今年集团公司将持续发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继续保持科学压减态势,把深化公文精简提质、为基层减负工作一抓到底。
问需解难,实现“轻装上阵”
职工的需求和难处在哪里,集团公司松绑减负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工区涉及报销方面的资料,能否通过‘钉钉’或‘数字达供’先预审?职工经常因报销问题要跑两三次,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达州供电段万州供电车间莫瑞霞刚在“钉钉”应用的“简道云”模块上提交了自己的反馈意见,不一会儿就有专人负责记录并接手处理。
为了解和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达州供电段在“简道云”开设了基层减负问题反馈渠道。通过这一渠道,该段每天最多能收到几十条这样的反馈信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
除了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外,达州供电段以保障运输安全为导向,把数字化思维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先后建成了SCADA远动、6C检测、供电调度PDMS等系统,开发了“数字化轨道作业车”“路外环境风险管控”“工具器材和消防器材管理”等手机应用软件,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成功探索出了“数智化”技术赋能安全生产的“减负之路”。(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