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兆学
近期,川北地区持续高温,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8月16日中午,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广元车务段广元南站一片繁忙的景象,内燃调车机的轰鸣声、溜放车辆越过驼峰减速器的制动声、减速顶击打车轮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
广元南站承担着宝成铁路、兰渝铁路、广达铁路货物列车分流及编组、解体任务,运输组织繁忙。暑运期间,广元南站的连结员一个白班有11个小时,平均要完成5列以上货物列车的拉风作业及6列以上货物列车的编组、连接制动软管和检查作业,每天步行超过10公里。
“到发线7道24003次,编组54辆,准备进行解体作业……”13时许,在广元南站调车场驼峰峰顶平台,正在进行推峰解体复检作业的连结员任晖一边确认车辆缓解状态,一边复诵新的调车作业计划。
据了解,解体54辆车要摘20多个车钩软管、排54个副风缸的风,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返回。
13时10分,穿着长袖调车服的任晖匆匆赶到到发线7道,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熟练地捡起一块道砟卡住拉风杆,车体中部下方的风缸发出“扑哧”的响声。“排风是保障安全的关键一环。如果排风不彻底或未按规定排风,不仅影响作业效率,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任晖当天的搭档刘刚介绍。按照调车作业计划,每间隔一定数量的车辆,他们就要钻进车辆连接处进行摘管作业。只见任晖跨进相邻车辆的间隙,探身关折角塞门、蹲身摘制动软管、起身捆车钩提链,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标准利落。
“摘制动软管需要臂力,特别是摘新管时需要更加用力才能摘开。”任晖说。步行近1公里、完成54辆车的排风作业后,任晖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然而,解体作业还未结束,他又原路返回去取下卡住拉风杆的道砟,准备进行复检作业。
13时50分,调车机将这列编组54辆的“钢铁巨龙”推上驼峰,任晖和同事们又开始忙碌起来。负责提钩的连接员跑到第一钩的位置,看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顺势提开车钩,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一辆接一辆车稳稳地从队列中分离,任晖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的缓解状态。
30分钟后,列车解体完毕,任晖和同事回到间休室短暂休息一会儿。“驼峰解体是编组站最关键的作业环节,我们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货物能否按时到达,特别是暑期电煤运输耽搁不得,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广元分界口安全畅通、不堵车!”任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