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10日

川西高原的“铁路守关人”

——记绵阳车务段黄龙九寨站站长郭琦

郭琦(右二)代表绵阳车务段川青铁路先遣队接受该段党委授旗。邓文鑫 摄

通讯员 黄元勋 梁同天

人物档案

郭琦,男,汉族,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2004年2月参加工作,现任绵阳车务段黄龙九寨站站长,2014年“新时代·成铁榜样”候选人。他曾获得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等称号,带领班组获得2024年全路春运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川青铁路如同一条巨龙穿梭在险峻的山谷与广袤的平原间,连通四川西部的青藏高原与中部广阔的天府平原。动车组穿梭在川青铁路上,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发的美丽画卷。在这幅画卷的幕后,站长郭琦用心用情地守护着旅客安全、舒适出行。

逐梦高原迎接挑战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从天府平原到青藏高原,郭琦的逐梦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从平原到高原超过2000米的海拔落差,不仅让郭琦从心理上跨越了地理位置的藩篱,更对他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开平原走进高原大山,站在这片海拔2000多米的土地上,郭琦的内心难耐激动。

去年郭琦刚来到镇江关站的那些日子,面对缺水、缺电、职工宿舍建设滞后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他并未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白天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夜晚则蜷缩在行军睡袋中思考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其间,他吃不下、睡不好,一周瘦了好几斤,妻子和他视频通话时劝他请假回家调理一下身体。但他知道,联调联试最为关键,不容有半点闪失。在近5个月的联调联试期间,他非但没有请一天假,仅在工作间隙回家两次,在家时间不足96小时。

海拔高、站台高是郭琦到镇江关后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海拔2503米的镇关江站上下高差约21米,身材魁梧的他每天数次往返140个台阶的阶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用日行3万步的行动守护着每天6对动车的运行安全。

“白天我是外向的人,夜里我是内向的人。”郭琦幽默地说,他喜欢夜里与车站“相处”的安静时光。

每当管内王登隧道和金瓶岩隧道施工作业时,郭琦总是冲在最前面,牵头组织施工单位仔细勘察并在隧道内紧密盯控,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万无一失。有时,为确保施工安全,他甚至会在隧道内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直至深夜才返回车站。

有一次,金瓶岩隧道的施工需要现场盯控,郭琦在该隧道一蹲守便是6个小时。天亮了,他从隧道里走出来,身边的职工都“噗嗤”地笑出了声——原来,因为隧道内空气流通不畅,内燃机车释放的黑色油烟将他熏成了一个“黑脸包公”。后来,这件事成为了职工们口中的“黑色幽默事件”。

用心用情服务旅客

去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顺利开通,镇江关站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镇江关站是川青铁路的中间站之一,开通后,它成为游览三星堆、九寨沟和观看大熊猫会途经的网红站,乘车攻略遍及全网。

车站开通,客流井喷,每天的旅客多达8000余人,假期更是人流如织。面对庞大的客流量,郭琦带领客运班组职工积极想办法解决大客流难题,千方百计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由于修建规划原因,车站候车厅只能容纳200人左右,在动辄超过1500人的高峰时段,大多数旅客只能在候车室外等候,挤在候车室内的旅客也比肩接踵。为确保旅客候车安全和舒适,他大胆提出了“天桥候车”的保畅方案,将该站跨越213国道长约170米的廊桥设置为临时候车区,极大地缓解了候车室的压力。

“不这样做也并没有错,但这样做了就多了一份责任。”从浙江来川旅游的张先生如是评价,只有心怀旅客的铁路工作人员才会站在为旅客着想的角度解决旅客难题。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关江段开通后,外籍游客纷至沓来,一边享受动车的快捷、便利、安全,一边领略川西高原的奇妙风光。外籍游客多了,车站职工的形象“包袱”更重了,虽然大多数年轻职工都能说一点简单的英语,但真到实战时个个都怕出“洋相”。

如何展示铁路职工的良好形象,郭琦想到了一个办法——他采购了功能齐全的翻译器发放给重点岗位的职工,并主动带领大家练习用英语服务。镇江关站“麻雀虽小”,但在他的带领下渐渐有了“高原雄鹰”的姿态。

此外,郭琦还主动协调对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有关部门,全力解决车站与景区交通接驳不便等难题,及时共享客流动态数据,保证每一名旅客旅途顺心、归途安心。

如今,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已经开通运营,郭琦毅然奔赴黄龙九寨站担任站长。未来,他将带领他的团队在川西高原继续以“一夫当关”的责任担当,继续守护旅客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