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一晃又是一年青工拜师、跟着学习岗位技能的日子了。看着新加入班组的年轻面孔,看着他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
那是十年前的九月,我参加了入路培训后,被分到了成都北车辆段西昌运用车间,跟随THDS红外线值班员张立学习,张立是我第一任师父。那时,我只知道“红外线轴温智能探测系统”这个名字,其他的什么都不会,难免心生退缩之意。师父看出我的忧虑,从工作技巧、车辆基本信息以及职场待人处事等方面指引我快速成长。经过张立师父三个月的指导,我成功定职并顶岗。
能独当一面后,我便认真观察TFDS动态检车员和动态检车组长,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动态检车组的那群前辈们毫无保留地向我传授检车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重点难点等。感谢他们的轮番教学,让我虽未考取TFDS岗位的相关操作证,但已对工作流程了然于心,一张图片配件是否完整一看便知,也对各类车型的零部件也更加熟悉。
后来,智能车辆段的时代到来了。经机构撤并,我去了列检值班室,再次成为学徒,跟随第二任师父陈丽萍学习当助理值班员,掌握HMIS数据录入等技能和值班员的基本工作内容。我叫陈丽萍“胖姐”,学习期间,我手中随时拿着笔记本向“胖姐”请教,她如对待女儿般细心耐心地给我答疑解惑。
这段时间,我结婚生子,经历着工作和生活的各项考验。“胖姐”总是能帮我快速协调好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在她的帮助指导下,我用了三个月成为列检助理值班员,并在五个月后参加段级值班员技能竞赛,获得了实操第二名的好成绩。
工作越来越顺利,车间书记蒋成元便鼓励我学写通讯稿,将一线职工的故事写下来。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开启了写稿生涯。然而,一篇、两篇……十余篇都石沉大海,我已经打退堂鼓了。这时,老书记察觉到了我的消极心态,抽出时间给我讲解写作要领、注意事项,还帮我修改稿子。慢慢地,我掌握了基本的通讯稿写作技巧。终于,2023年9月,《西南铁道报》刊登了一篇我写的通讯稿,当时我开心极了。老书记得知此消息也不停地为我鼓劲,说希望在退休后仍能看到我的作品。每当我在写作的道路上懒散懈怠时,老书记就会问我是否遇到写作难题,同时鼓励我多向老通讯员学习,他也会与我分享好文章。
在我工作的这些年里,不只是我的师父们,还有车间的主任、书记、前辈、同事等,很多人都给过我无私的帮助。只要我有疑问向他们请教,总会获得答案。何其有幸,我能来到这个大家庭;何其有幸,我能遇见这些良师益友!时逢教师节,我想说一声:“感恩遇见,实乃我之幸!未来的日子里,请继续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