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14日

老皮的黔桂线

潘路瑶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工区的班长去线路巡检,在往回走快要到工区驻地的时候,我看见右手边有一条路基很高的铁路线,就向班长询问,那是哪条线?班长看了一眼:“哦,那是老皮的黔桂线。”简单的一句回答,我却突然觉得不胜浪漫。

老皮是我的师父。2019年,在老罗堡工区任工长的老皮被调到了龙里道岔维修工区,负责龙里站道岔检修,同时包保黔桂线的部分线路。我入路那年,老皮已跟黔桂线打交道两年多了,天天风吹日晒,维修敲打。线路上通过的车次不算太多,设备状态也比较稳定。

老皮本名皮彬,车间里和他认识久的职工都喊他“老皮”,他总是满脸笑意,看起来很好相处。作为他的新徒弟,一开始我还不敢造次,后来相处的日子久了,也慢慢顺口喊起来。

老皮原本是四川人,十多岁时就顶替父亲到贵州参加工作了。老皮个子不高,看起来小小一个,他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体重只有80多斤,每天都要搬运100多斤的木枕进行更换。因为工作太累,他悄悄哭过好几次,差点熬不住想回四川老家去。后来干着干着就习惯了,也找到了工作的门路,越来越上手,越来越熟练,渐渐地越干越好,越做越长。工作稳定后,他认识了师娘,两人结了婚有了孩子,老皮也决定就留在贵州了。

因为业务技术精湛,老皮先后升了班长、工长,仅有高中文凭的他还考取了铁路技师证书。自从调到龙里道岔维修工区后,老皮带着班组职工整治道岔病害、抢险应急,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将龙里站内的几十组道岔设备管理得稳稳当当。老皮为人亲切随和,跟同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业余时间喜欢钓钓鱼——每次见到他,都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2021年,老皮被评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他还连续6年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我初到工区时,对未来一片茫然,心里难免惶恐。老皮除了给我讲解工务工作专业知识,还教我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告诉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解决的,鼓励我干工作要积极主动。当我提出疑问时,他总会很耐心地解答,有时怕我理解不到位,还会画图讲解。知道我因为离家远不能经常回家后,老皮还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虽然我跟他的师徒合同只签了六个月,他却似我的亲人一般关心我、指导我,为我加油打气。我在他身上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和技能,还收获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对未来的信心。

“贵州天气好啊,比四川的夏天凉快多了!”老皮总是笑着说这是他留在贵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他自己都没注意到,他会经常跟我说起四川各个地方的名小吃,极力推荐我去四川游玩——想来,他心里还是念着家乡的吧。

去年4月,经上级研究决定,我段将管辖的黔桂线大部分里程移交给了凯里工务段管辖,随之而来的还有单位内部的维修体制改革,将多个工区合并进行工作。老皮也是在此期间卸下了当了二十多年的工班长职务。虽然目前车间还管辖着一小段黔桂线的里程,但老皮却因为伤病很少再去线路上巡检了。“老皮的黔桂线”似乎已成了渐渐淡去的“过去式”。

也是去年,因为工作调动,我和老皮的联系少了许多。今年年初我参加段里组织的人才培训班,老皮恰好是我们的班主任,我又一次成为了他的学生,跟着他学习了一个月。

老皮因为腿伤,不能再长期从事一线工作了,就在工区当驻站防护员,也经常会去单位的职培基地里带新入路的职工,成为了更多人的“师父”。和以前一样,如今的他还是会笑着鼓励我说:“好好干哦!”

看着那张熟悉和蔼的笑脸,我突然觉得,其实“老皮的黔桂线”一直都在。他虽然不能经常去现场了,可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职工,经由他传授的知识一直在引领着他的“徒弟”们干下去。我还听说,老皮现在已经是车间的“模范标兵”防护员了,他作为驻站防护员参与的施工维修工作,都能安全顺利地完成。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开心,因为老皮不管在哪个岗位,总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他永远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熠熠发光。

老皮跟铁路打了半辈子交道了。长长的铁道线蜿蜒盘旋在山间,从相识到熟悉,从路过到陪伴,它们见证了老皮的成长,也给老皮的人生带来了高光。黔桂线可能仅仅是老皮职业生涯中负责时间最短的一段线路,但岁月漫长,播种与传承、收获与延续——回头来再想一想,让我觉得浪漫的可能不是那句“老皮的黔桂线”,而是他作为一名工务人,其背后风雨坚守、埋头苦干的长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