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17日

悬崖上的搜山人

排班点名

检查主动网

检查山体情况

前往作业点

■通讯员 谭邦公/文 张凯/图

近日,重庆工务段赶水危石工区的8名搜山队员在川黔铁路95公里630米至96公里260米区段开展搜山扫危作业,对山头危石进行排查,防止石头松动滑落对下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连日来,重庆市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温度飙升至43摄氏度以上,创下了重庆气温的历史新高。这群铁路搜山人不惧高温,在铁路上方的深山密林中穿行,用实际行动呵护川黔铁路行车安全。

“今天气温高,大家带好饮用水,备齐防暑药品。黄师傅,你检查一下藿香正气液还够不够,不够去办公室再拿几盒。”当日上午,该段赶水危石工区工长黄泽伟正在进行班前点名,提示作业注意事项。随即,搜山队员们戴上安全帽、穿好作业服、系好安全带,手持撬棍、砍刀、电钻等作业工具前往作业点。

川黔铁路沿线山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在汛期雨水冲刷和暑期高温暴晒的双重“施压”下,峭壁间的岩石极易发生松动脱落,进而危及运行中的列车。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赶水危石工区的搜山队员们必须定期爬上悬崖,通过搜山巡视处置峭壁间的危石隐患。

“现在正值盛夏,山上草木茂密,常有毒蛇出没,大家上山时要特别注意,提前用树枝探一下。”黄泽伟边探路边提醒道。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和陡峭的山势,搜山队员们没有退缩。在高温的炙烤下,他们不仅要挑战体力和耐力的极限,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毒蛇等野生动物的侵扰。不一会儿,搜山队员的脸上满是汗水,身上的衣服也在汗水反复浸湿中结出了一层又一层汗碱。

为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风险,赶水危石工区还引入了无人机技术。通过航拍对山体状况进行全覆盖检查,不仅为危石研判提供了准确数据,还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搜山队员们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他们共排查既有危石5处、打刷危石1立方米、清理灌木植被280平方米。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成为了铁道线上最美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