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4日

全国铁路插铺型号最大长度最长技术水平最高有砟道岔“落户”贵阳枢纽

国内首次采用道岔去铝热焊技术

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李志峰)9月21日5时许,历经18小时、两个Ⅰ级封锁施工“天窗”后,贵阳工务段、贵阳电务段、成都工务大修段、中铁八局等23家单位的800余名作业人员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及技术方案优化,在国内首次利用气压焊技术完成了两组42号道岔所有接头的焊接作业及其横移插入既有线施工,标志着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上郭关道岔插铺工程完工,为后续贵南高铁与沪昆铁路、贵阳环线铁路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贵阳枢纽径路布局,提升运输效率,此次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上郭关道岔插铺工程需在沪昆铁路上郭关线路所处插入两组42号道岔。这两组道岔长度均为157.2米、重量均为252吨,是目前我国铁路插铺型号最大、长度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的有砟道岔,施工中横移距离分别为12.8米、7.8米。

据介绍,此次道岔插铺施工攻克了数控式大型焊轨设备对道岔异型轨作业难题,确保其“放得下”“夹得住”,并精准控制了道岔的几何尺寸。此外,在焊接环节采用的工艺是利用高压气体将两块金属塑性变形并压在一起,形成金属间冶金结合,40分钟内就完成了道岔与既有线路的无缝化焊接,实现了国内在42号道岔施工中的焊接技术突破。

“以往的道岔焊接均采用铝热焊,焊接完成后接头硬度仅达到母材强度的50%。而使用气压焊焊接,钢轨接头强度可达母材强度的90%以上,大大提升了接头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机械化智能焊接一定程度减少了环境污染,进一步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乘车的舒适度。”中铁八局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说。

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正常行车的干扰,施工前期,集团公司组建课题科研小组,制定详细的气压焊接方案,并邀请技术专家围绕气压焊施工工艺对项目作业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和作业效率。

针对时间紧张、作业面狭窄、人工需求量大、安全风险高的实际情况,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反复优化施工方案,积极与各参建单位协调沟通,制定详细的插铺计划,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序“跑步进场”,按时准点推进施工进度,抢抓黄金作业期,全力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经过9月19日、20日的连续奋战,各单位通力合作,完成了两组42号道岔的铺设任务。

据悉,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工程是贵州省贵安新区构建综合立体铁路网的“心脏”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打通贵阳环线铁路、沪昆铁路、贵南高铁之间的联络线,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现代化铁路客运网、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和能力创造了先决条件,对促进省域和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上图:气压焊施工。尚华洋 摄

下图:施工全景。王静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