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2日

通宵达旦战宝成 活血“通络”强“筋骨”

通讯员 青尧

10月9日凌晨,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寂静中,成都工务段青白江线路车间的干部职工却奋战在铁路线上,利用“天窗”点对宝成线天回镇站1号、3号道岔进行大机捣固作业。

深夜的铁路线灯火通明,作业人员们精神抖擞、严阵以待。1时23分,随着施工命令的下达,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大机捣固车缓缓前行,强有力的捣镐精准地插入道床,将道砟夯实,为线路的稳定打牢基础。

“通过大机捣固作业可使轨道方向、水平、高低等参数达标,解决道岔几何尺寸问题,使轨道整体状态得到均衡提升,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施工负责人、青白江线路车间副主任张建解释道。

远远望去,只见捣固车忙碌地挥舞着机械臂,夹持、提升、再捣固,每一次动作都精准而有力。

捣固车作业后的道床留下一大片坑洼,作业人员紧随其后回填石砟、填平捣固窝并清理钢轨表面、扣件、轨枕等,恢复线路平整状态,确保标准化作业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

“由于道岔的特殊性,大机捣固车不能对所有位置进行捣固,只有通过人工配合捣固、弥补‘缺口’才能保证施工质量。”青白江线路车间大弯镇线路维修工区工长王恒一边测量道岔几何尺寸,一边安排人员进行人工捣固作业。

施工现场,张建密切关注着施工进度和机械运行状态,通过对讲机准确地传达着每一个指令。作业人员各司其职,有的操作机械、有的检查线路、有的回填道砟,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灯光下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尽管已是深夜,但作业人员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深知,此次大机捣固施工对于提升线路质量、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极致。

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该段坚持“行车事故不能出”和“以人身安全为前提组织生产”的导向,严格执行施工安控“二十一条”和“不到不交、不控不上、不清不开”措施。施工过程中,该段盯控领导在现场全程督战指挥,线路技术科安排专人全程把关作业质量,全面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经过近两小时的艰苦奋战,大机捣固施工顺利完成。两名作业人员推着轨检仪对捣固后的线路几何尺寸进行了全面仔细检查,各项指标达到列车放行条件。

看着焕然一新的线路,作业人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贡献着力量。

图为大机捣固车在对天回镇站3号道岔进行捣固作业。青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