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22日

“嗦”得很慢的羊肉粉

钟炼杰

那天凌晨一点多,我和朋友坐车路过二戈寨。朋友说,这次他专程从家乡过来旅游,顺道看看我这个“忘乡”的游子。

5年未见,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对方身上已然增添了些许“社会气息”。异乡逢故人,作为东道主的我临时决定,带他去自己下班后经常光顾的一家小馆子“嗦”粉。

小粉馆就在我单位附近,由于早过了饭点儿,此刻店里就只有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坐在最靠里的桌边安静地吃粉。服务员是一位长相秀气的小姑娘,见我们进门,她把我们领到靠窗的餐桌边坐下。

秋意已浓,店里的风扇还呼呼吹着,我好奇地问:晚上凉飕飕的,干吗开风扇?小姑娘解释说是为了店里空气流通,不会对着客人吹。随后,小姑娘便转身进了厨房,不多时便端出两碗热气缭绕的羊肉粉。

我和朋友都感到一丝惊讶:哪有不问客人吃啥就直接上菜的呢?

面对我们的疑问,小姑娘同样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笃定地说:“你们每次来不都是大碗羊肉粉,不加香菜,少放辣椒吗?”

这回答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她居然能够清楚地记得客人的口味喜好!惊喜之余,我调侃朋友长了一张“大众脸”,小姑娘肯定把他认成了平时跟我一起吃粉的同事了。

羊肉粉汤很浓,米粉润滑细腻,入口微辣,带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儿,很是诱人。记得第一次来这里吃粉,还是5年前刚到贵阳时和父母一起。不知是因为恰逢中秋节,还是这位故友的缘故,总感觉此刻面前这碗羊肉粉味道格外熟悉、亲切。

正当我这样想着,小姑娘又端了一碗羊肉粉出来,和那位中年人坐在一起,慢慢吃着,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来,中年人是小姑娘的父亲,是专程过来看望女儿的。女儿忙了一天,终于可以在中秋的凌晨坐下来,陪父亲一起吃碗粉,听父亲絮絮地嘱咐……

眼前的一幕,让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具象,可触可碰。我心里充盈着感动——对于游子而言,没有什么比亲人相逢的喜悦更能让人共鸣了。乡愁,在那一刻流淌着,洇湿了我的心。

不由又想起和母亲道别时她那些密密的嘱咐,此刻,母亲的爱似乎都融进了手上这碗羊肉汤里,又浓又香。那碗羊肉粉,我“嗦”得格外慢。

临走时,我看见小姑娘收拾好我们用过的碗筷,又坐回父亲的身旁,即便只是背影都能看出她的快乐。我想,她的羊肉粉也会“嗦”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