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05日

披星戴月换轨忙

通讯员 冉成

10月14日23时许,一辆轨道车缓缓停靠在南充东站62号道岔。车前,作业人员手握工具,整装待发。这是遂宁工务段南充线路车间正在对南充东站62号道岔曲基本轨、直尖轨和引轨进行更换作业。

当晚,作业人员要在3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内连续更换3根钢轨。“今晚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按照分工,紧密协作,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确保线路正点开通。”施工负责人、南充线路车间副主任梁建华用对讲机叮嘱道。

“换轨现场作业人员多,工机具笨重,施工现场还有路列开行,劳动人身安全必须抓牢。各小组负责人不仅要紧盯作业进度,更要看管好每一名职工的人身安全。”对讲机里,梁建华反复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让梁建华不敢麻痹大意,每次施工作业,他都会提前排查并制定相应措施。

23时40分,新钢轨在吊装师傅的精准操作下被放置在指定位置。梁建华迅速组织配轨工作,他一手拉紧钢卷尺,一手拿着记录本记录数据。“南充东站62号道岔刚好处在调车线咽喉位置,下半场调车作业几乎都会从这里通过,钢轨长期经列车碾压,出现鱼鳞纹、肥边等安全隐患,为确保运输安全,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更换。”梁建华介绍。

经过精确测量和反复核对,新钢轨确定切割尺寸后,焊轨组职工安装好钢轨切割机,精准地在钢轨标记位置进行切割。随着一阵机器轰鸣声,一道火花划破夜空,作业人员熟练地操作切割机上下“起舞”,钢轨被一点点锯断。

在换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用“龙头”撬棍将钢轨夹住缓缓撬起,向外拨出。与此同时,新轨落入轨槽。作业人员忙而有序地调整胶垫、摆放扣件、拧上螺母、调整几何尺寸,将一颗颗螺栓固定拧紧、涂油保养。梁建华穿梭在各作业组之间,有条不紊地指挥施工作业,并对新钢轨的线路几何尺寸进行复测,确保换轨后各项参数达标。

秋意浓,凉风至,但作业现场气氛一片火热。作业人员弯着腰,用力拆卸、紧固钢轨扣件。长达100余米的施工“战线”在他们的忙碌中变得灯火通明,如夜色里一道璀璨的星河。

“距离‘天窗’结束还有30分钟,立即清理现场,检查几何尺寸!”梁建华抹去脸颊上的汗珠,指挥大家抓紧时间进行质量回检。作业人员余忠贵立即对换轨地段线路轨距、水平、螺栓扭力等设备参数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质量回检记录,确保线路达到正常行车要求。在打磨工序完成后,钢轨接头高差平直度符合标准。

次日2时9分,所有施工完成后,轨道上灯光渐熄,声音消散。作业人员抹去脸上的汗珠,抬着机具,哼着小曲儿,一路向作业通道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