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12日

回报

袁小红

今年我去体检,空腹血糖指标异常,令我不得不重视起身体健康来了。我查看了去年的体检报告,才发现此前血糖指数已偏高,突然有些自责自己不重视体检报告,结果一年来没有忌口。国庆前夕,我又去医院复查,最终确诊为糖尿病,医生要求住院治疗。但我不想耽误工作,有些犹豫。

回家后,我把检查结果发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的儿子,询问他是否可以吃中药调理。儿子便给我开了一个中药药方,服用15天,此外要求我注意饮食,比如每餐主食少于二两,肉类、蔬菜、水果和鸡蛋的食用量都各有规定。国庆过后,我就按照儿子的药方,去药店抓了中药。

说起来,我家和中医有缘。我的外公是家乡有名的中医医生,曾在1970年到北京参加国家级高标准的中草药工作会议,还同代表们一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后来,外公把一身医术传授给母亲和舅舅。

我小时候,医疗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我与弟弟在医院长大,看母亲给乡亲们看病,大多数都是开中药,医院都是中药味。我从小便闻惯了中药的气味,也跟随母亲学习,耳濡目染中认识了一些中药,如甘草、白术、当归等。可以说,我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传给了我的儿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年,儿子参加高考,立志要学习中医,可能是受我的母亲、他的外婆的影响。高考分数出来后,儿子拒绝了各种热门专业,坚持在第一志愿填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这样,儿子学起了祖传的老本行,虽然现在他还没有毕业,但若是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认为我家已经喜获丰收了。

我现在一边吃中药,一边控制饮食;一边锻炼,一边测量血糖。就这样服药两周后,血糖指标已经有了显著下降。每每想到此,我便十分欣慰,儿子大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