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16日

川黔、兴珞、成渝铁路 大修集中修施工圆满收官

千人奋战53天实施项目21个

本报讯 (通讯员 陈远帆 袁翊嘉)11月10日,随着“天窗”结束命令的下达,赶水站场施工全部完成,这标志着为期53天的川黔、兴珞、成渝铁路大修集中修施工圆满收官。

川黔、兴珞、成渝铁路这三条西南地区运输“大动脉”承担着贯通东西、联通中欧、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产业经济链破壁融合的重任。高密开行的中欧班列、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使线路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给列车平稳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优化升级线路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线路畅通,自9月18日起,重庆工务段按照川黔、兴珞、成渝铁路大修集中修计划,联同多家单位,汇集千余人开展21个施工维修项目,合计完成大修清筛24.407公里、线路大机捣固137.14公里、线路大机打磨153.3公里、道岔基础病害整治22组,着力恢复和提升线路设备性能状态。

为保障集中修施工安全有效推进,集团公司针对施工项目众多、施工地点分散等实际,在遵义成立川黔铁路集中修指挥部,每日通过施工对接会,对施工安全、质量、运输组织等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围绕施工薄弱环节、工电结合部、机械设备、人员调配等易出现分歧的焦点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同步优化次日作业方案,进一步抓实了安全风险卡控,实现了“质”与“效”的双提高。

同时,重庆工务段党委充分发挥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引领作用,聚焦攻坚任务,实现党建与施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大修集中修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凝聚起强大攻坚合力。

“此次集中修涵盖成段更换轨枕、大机捣固、大机打磨,线路基床和道岔基础病害整治、伤损轨下道、焊缝打磨等多个施工维修项目,且受西南地区极端天气影响,兴珞、川黔铁路多次经历高温及强降雨天气,为确保施工顺利推进,我们每日利用施工‘三会’优化机械设备、人力调配,提高现场综合‘天窗’利用率。”重庆工务段线路技术科副科长王军卫介绍道。

据悉,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营业线运输的影响,重庆工务段针对关键站点积极同车站协调运输组织,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创新施工模式,有效减少了对运输的干扰。

此次大修集中修的圆满完成,从源头上扭转了铁路线路设备老化趋势,大幅延长了设备保质期,提升了线路设备质量,消除了线路安全隐患,为2025年春运期间客货运输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的同时,也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及中欧班列安全运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