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冉成
11月4日23时许,南充站12号道岔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遂宁工务段南充线路车间30余名身着黄色工作服的作业人员整齐列队,宛如严阵以待的战士,等待着“天窗”命令下达。
“今晚是达成铁路第二阶段集中修开始以来第一次更换辙叉心,‘天窗’时间只有160分钟,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团结协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打好关键的第一仗!”施工负责人、该车间副主任安龙飞提醒道。
23时32分,在路肩等待的作业人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天窗’命令已下达,“三位一体”防护已设置到位,可以上道作业。”安龙飞一声令下,12号道岔更换辙叉及钢轨焊接施工拉开帷幕。携带切割机、扳手等工机具的作业人员按照分工迅速上道作业,切割机与钢轨剧烈摩擦出的火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作业现场机械的轰鸣声和作业人员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23时50分,辙叉心被顺利切断。轨道车在负责人的指挥下缓缓驶入施工现场,几名操作人员互相配合,在吊装人员的指引下,起重臂缓缓升起,旧辙叉被回收装车,新辙叉迅速吊装到位。手电筒的光柱聚焦在辙叉部位,为更换工作提供足够的光线。安龙飞通过对讲机不时发出指令:“注意对位,再往前一点,好!放!”他如同乐团的指挥家,指引作业人员同步动作,确保这场“换心手术”高效顺利进行。
“道岔是线路的‘咽喉’,辙叉是道岔的‘心脏’,此次集中修按照既定计划要对南充站7、8、9、12号道岔的辙叉进行更换,这为设备安全过冬筑牢了基础,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安龙飞说。
当新辙叉顺利对位后,焊接组随即上场,夹模、加热、点焊剂、推瘤、打磨,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快而不乱。
次日2时许,焊接作业结束。打磨作业人员迅速展开精细打磨工作,不断确认焊缝外观、平直度等是否达标。等轨温恢复正常后,钢轨探伤人员立即使用焊缝探伤仪进行探伤检查,确保新焊缝无损伤。
2时10分,经仔细回检,确认轨道电路良好、焊缝无伤损、线路几何尺寸达标,达到列车放行条件,人员机具全部撤出限界。2时12分,线路正点开通,该车间达成铁路第二阶段集中修更换道岔辙叉心施工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