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冉成
11月6日0时30分,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遂宁工务段管内兰渝铁路735公里800米处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该段南充线路车间南充北线路工区工长肖伟正带领作业人员进行一场紧张忙碌的线路拨道作业。
在拨道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工地防护员刘太平身着带有反光条的防护服,在路肩上为工友们保驾护航。
“肖工长,你那边有点黑,小心点。”刘太平在一旁提醒道,他的目光在黑暗中不停地扫视,手中的信号灯散发出柔和而醒目的光。
“我的眼睛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犀利,不会看错的。”肖伟自信地回应道。
拨道的作业人员像一群专注的艺术家,围在钢轨两侧全身心地忙碌着。肖伟的眼神果然像鹰隼一样犀利,他俯身贴近钢轨检查轨向,确认病害位置后立即直起身来。“兄弟们,这次作业难度不小,夜间视线比较差,但咱们不能有一点马虎……”肖伟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清晰。“没问题!”作业人员同时回应道。
“我来打头阵,大家跟着我的节奏。”老师傅周义顺拿着撬棍说。其他拨道人员迅速就位,如同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
“一、二,一、二……”周义顺大声地喊着口号,撬棍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灵活有力地撬动着钢轨。在黑暗中,他们粗重的呼吸声那么清晰。
“老周,再摇两手,幅度再大一点。”肖伟在一旁指挥着,头灯发出的光随着钢轨移动而移动,就像舞台上的追光灯,紧紧锁住作业的关键部位。
青工王军作业时虽然有一些紧张,但他的动作没有丝毫的慌乱。“周师傅,我感觉这力度不太对。”王军说道。
“小伙子别急,跟着我的节奏来。”周义顺一边回答,一边调整着自己的动作。在他们身旁,一盏盏作业灯照亮了他们满是汗水的脸庞,汗珠在灯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折射出作业人员的专注与坚韧。灯光在夜雾中形成一道道光晕,把紧张的作业场景渲染得如梦如幻。
夜色愈发浓重,寒意渐渐袭来。“再加把劲,兄弟们,胜利就在眼前了!”肖伟的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像冲锋的号角,鼓舞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干得漂亮!大家都辛苦了!”作业完毕后,疲惫的肖伟欣慰地夸赞道。3时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钢轨终于被缓缓调整到达到标准位置。在灯光的映照下,轨头锃亮的钢轨就像一条闪耀的银带铺设在大地上,向着黎明的远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