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30日

“90后”赛场展锋芒

——记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C70整车落成项目第一名、成都北车辆段质检员吴马龙

通讯员 张陈逸俊  本报记者 雷钊

在成都北车辆段修车车间检修库里,一位右手握检车锤、左手拿手电筒的小伙儿正逐个检查着车辆配件,每一处都是锤到、眼到,不敢有一丝大意,他就是该车间质检员吴马龙。在今年10月结束的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C70整车落成项目中,33岁的他获得第一名。

苦练技艺 连夺第一

2013年,吴马龙毕业来到成都北车辆段从事货车检车员工作。初入职场,面对从学生到铁路职工的身份转变,他感到既新奇又担忧,心中交织着迷茫与不安。然而,正是这份茫然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

吴马龙从基础概念入手,无论是货车的构造原理、载重能力,还是不同车型的故障排除、维护保养方法,他都一一深入研究。他充分利用每一天下班后的闲暇时光,平均每周投入20个小时,沉浸在20余本铁路专业书籍及上百份行业标准操作手册中,不断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

为了磨炼实作技能,他积极向师父蒋利金请教,更是经常夜晚到站修车间练习车辆故障检查。调入修车车间质检班组后,他多次向班组技术骨干请教,学到了故障检查时的动作规范——铁锤轻叩车身,回响中带着沉稳韵律,这也是质检员“精气神”的体现。

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理论盲点,吴马龙主动参与技术交流会40余次,每一次都力求追根究底,直到完全理解并掌握问题的核心与解决方案。短短两年,吴马龙就相继获得集团公司货车运用系统技能竞赛轮轴检测项目第一名、货车定检系统技能竞赛车辆钳工全能第一名、货车定检系统技能竞赛整车落成项目第一名,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之星”、全路“青年岗位能手”。

智驭难关 扫清故障

“记得刚入路时,我在日常车辆检查中都无固定作业模式,有时从前往后检查,有时从后往前检查,自我感觉良好。但在2015年的一次技能竞赛中,我在整车落成检查项目中仅发现六七个故障,这让我很沮丧,也因此下定决心改变。”吴马龙说。

经过不断摸索,吴马龙为自己设立了一套检车“固定步伐”,还经常钻进车辆底部,拿着手电筒仔细地研究零部件。他说:“直接坐在车底看,能更直观地了解其零部件结构。”看清楚车体底部转向架部件是对称分布的情况后,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对称检车法”,既能快速找出故障,也不容易遗漏。

2023年,吴马龙共检验并交付了1900余辆货车,期间发现问题故障3100余项,其中危及行车安全的典型故障70余件、A类故障50余件、B类故障380余件、C类故障2600余件。

2018年,在该段站修车间的一次货车入线预检中,吴马龙敏锐地捕捉到货车一处钩舌圆销折断,随时可能脱落。他立刻记录并警觉起来,开始对故障进行深入检查,紧接着就发现制动缸后侧的缸体竟然已经部分悬吊。由于处置及时妥当,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

淬炼匠心 备战巅峰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在得知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即将举办的消息后,吴马龙立即报了名。“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财富。”吴马龙说。

在备赛的日子里,吴马龙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提升C70货车检修的速度与精度,他最大限度延长了训练时间,从早到晚,车间的灯光见证了他的成长。他记录下每一项操作的最优步骤,缩短了总体检修时长,这背后是汗水与心血的累积,更是他对技艺的执着追求。

在一次车轴隐性断裂模拟故障测试中,车轴断裂点位于难以直接观测的轴颈内部,且伴有轻微变形,排查难度极大。面对这一挑战,吴马龙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一人负责精密测量,其余成员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通过团队协作与智慧碰撞,终于在细致入微的检查中发现了断裂迹象,并成功进行了修复。

此外,吴马龙还进行了高强度模拟考试,曾连续工作二十余小时,成功排除了隐蔽故障,赢得了队友的敬佩,更坚定了他夺冠的信心。他对胜利充满渴望,更对技术充满敬畏与热爱。正是靠着这份坚韧与毅力,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了第一名。

图为吴马龙正在检查车辆。袁成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