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熊露露
5640/5639次列车由贵阳客运段值乘担当,是一趟常年穿行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地区、逢站必停的公益性“慢火车”。
列车线路始达的两端分别是贵州省会贵阳市和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加上途经黔东南州府凯里,把沿途上百个苗乡侗寨紧紧串在了一起。该趟列车全程行驶337公里,单程运行最快6小时45分,沿途停靠16个站点,票价最低6元、最高44.5元。
“常年开行在贵阳、玉屏两地间的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又被称为苗乡侗寨‘村火车’。这趟列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农文体旅商’融合的创新品牌。它承载着乡村的希望与未来,致力于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11月15日,在贵州苗乡侗寨“村火车”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后,贵阳客运段相关负责人介绍。
土特产上车
开通致富快车道
在开行的27年里,沿线群众搭乘这趟公益性“慢火车”出门走亲访友,把深山里的鸡鸭、瓜果蔬菜、土特产品搬上了绿皮火车,运到城里或在火车上售卖,列车上鲜鲜的蔬菜味、满满的生活味、浓浓的人情味,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的开行让“生活慢车”变成了苗乡侗寨的“幸福快车”,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这趟车上值乘10多年的列车长胡贵川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用心用情为沿线群众“带货”,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带货列车长”。
胡贵川利用休班时间主动为农户拓销路、做宣传、助销售、解难题,帮他们无偿“带货”。他把从市场上了解到的信息制作成市场菜价公告牌,摆放在列车上,还把收集到的餐馆需求信息和联系方式以及各种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信息制作成一张大图板,出乘时带上列车,让农户们一上车就对近期市场需求和价格一目了然。
寒来暑往间,胡贵川成了沿线群众的“老熟人”“老朋友”,更是乡亲们致富路上的“好伙伴”“好中介”。
主题特色车厢
搭起交流大舞台
2024年重装改造的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上线运行,增设了“移动非遗”“移动集市”等主题特色车厢,突出苗绣、侗绣、银饰、瑶浴等非遗文化。其中,“移动市集”车厢的销售展示功能,为沿线村寨群众登车举办“村晚”提供了便利条件,进一步满足了旅客互动交流的个性化需求。
焕然一新的“村火车”常态化开展“乘坐村火车·畅游苗乡侗寨”主题活动,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列车途经的村寨、景区、景点,成了移动的乡村集市、移动的农文旅景区、移动的百姓大舞台。“村火车”的高质量开行,描绘出了一幅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吸引了重庆、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的旅客以及摄影爱好者纷纷乘车打卡留念,体验独具特色的旅途。
据悉,当前,路地双方推出的“村火车”乡村旅游路线受到热捧,客流量持续增长。“慢火车两日游”既能让旅客充分感受公益性“慢火车”上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沿途村寨的日新月异,又能夜游镇远古城、品尝当地美食。
打造热门IP
赋能品牌融合创新
为方便沿线群众置办年货,自2019年以来,每年春运伊始到除夕前,值乘“村火车”的贵阳客运段各乘务车队都会根据客流情况开设“新春年货铺”。
他们安排专人实地走访了解沿线群众需求后,整合各方资源,主动联系生产源头厂家平价销售,让旅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村火车”沿线六个鸡、桐木寨、加劳、角冲、甘坝等村寨的农户将自家农特产品带上车展示销售。“带货列车长”胡贵川带着直播达人助阵,列车员热情推介黔地风物,借助穿行苗乡侗寨的“村火车”,让乡村名优土特产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是5640/5639次列车‘新春年货铺’开张的第六个年头。花生、瓜子、牛肉干、竹笋……几十种年货让旅客挑花了眼。旅客们大都是沿途1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村民。新春时节,他们乘车去赶集买年货。”贵阳客运段上海一队相关负责人说,这趟行驶在苗乡侗寨的“村火车”已经成为沿线群众的“赶集车”“卖菜车”“求学车”“致富车”。
不仅如此,路地双方整合沿线旅游资源,联合策划打造了“村火车”文旅IP,推出了乘“村火车”看“村BA”“村超”、唱“村歌”游“村寨”、品“村味”过“村节”的“农文体旅商”融合创新“村”字品牌,让“村火车”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