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方顺
近日,在乐山峨眉场6站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换骨”行动悄然上演。成都高铁工务段乐山线桥车间近40名作业人员正齐心协力,准备更换站内9号道岔的左直基本轨。
当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峨眉场6站台上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0时30分,随着驻站联络员胡明涛和工地防护员田勇与调度中心核对完最后一道命令,施工负责人、该段乐山线桥车间副主任苟晓军一声令下,作业人员迅速向作业地点集结。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工序复杂的挑战,作业人员被分为拆卸组、卸轨组、焊接打磨组等多个专业小组,每组人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施工流程无缝衔接。
拆卸组作业人员迅速行动,一时间,“哒、哒、哒”的金属敲击声在夜空中回荡。与此同时,该车间主任文浩与线路检查分析工区班长陈柳柯则精准定位钢轨切割位置,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锯片与钢轨激烈碰撞中,火花四溅,不到两分钟,旧钢轨便被精准切断,一个新的断面完美呈现。随后,一根近25米长、重达1.5吨的新钢轨从运轨车上被安全平稳地卸至路肩。运轨车5米开外,近20人早已准备好两台龙门架吊运钢轨。
“一二、一二”,号子声响彻在寒夜,吊运钢轨作业开始。大家铆足劲、齐发力,新钢轨渐渐到达预定地点,落入承轨台。
2时许,焊接人员迅速进入状态,他们熟练地抓砂、封箱,将焊轨枪火焰温度调至最佳状态。在高温的炙烤下,新旧钢轨断面逐渐融合。随着轨温的逐渐降低,打磨人员开始登场,他们不断调整打磨角度与力度,确保焊缝表面平整光滑。当轨温降至4摄氏度以下时,经过严格的探伤检测,确认2头铝热焊缝质量达标。
4时20分,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经过近240分钟的连续奋战,“换骨手术”完美收官。作业人员有的满脸油污、有的满身灰尘,伴着头灯的微弱灯光,他们身上一圈圈白色汗渍记录下这一夜的艰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