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灵杰 李思琪
人物档案
张小义,52岁,汉族,中共党员,2024年“新时代·成铁榜样”候选人,大专学历,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贵阳电务段遵义信号车间助理工程师。他曾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集团公司川黔线大修施工优秀个人、贵阳电务段优秀党员及2024年遵义市“见义勇为”好市民等荣誉。
小事不小,义举暖人。2024年8月27日,本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但贵阳电务段遵义信号车间助理工程师张小义却度过了极为漫长的两分半钟。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他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生死救援是当下义举
2024年8月27日下午,张小义乘坐遵义6路公交车返家。途中,张小义身后的乘客突然倒地、全身抽搐,情况十分危急。
周围所有乘客都吓得惊慌失措,纷纷撤离到车厢中部,只有张小义一人站在倒地乘客的身边。张小义怔了一下,迅速冷静下来,立即将该名乘客放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经过两分半钟的救援,该乘客渐渐恢复了意识,脸色也有所好转。急救人员到来后,张小义简单描述了现场情况,紧接着协助急救人员将该乘客抬上救护车。该乘客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张小义也长舒了一口气,默默地离开了现场。事后经了解,该乘客已无大碍。
三天后,在“直播遵义”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突发!遵义一公交车内!上演两分半钟生死救援》的推文进入了遵义信号车间干部职工的视野。车间、工区职工对这件事的发生“既意外也不意外”,因为在他们眼中,生活中的张小义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大哥,在工作中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干部。他因为水性好,曾两次救过落水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当时那一刻,我脑子里想的就是救人!”张小义说。
敬业认真是初心使然
张小义1992年参加工作,他长期扎根一线,成长为一名专业管理干部。他精钻专业、细磨匠心,胜任车间多项重点工作和施工任务,为电务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坚实力量。
1995年,工作刚满三年的张小义被任命为扎佐信号工区工长,随后又相继在川黔线小寨坝、南白镇工区担任工长。张小义在南白镇工区工作时,该工区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年无故障工区。2018年,因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张小义通过竞聘走上管理岗位,在安顺信号车间担任技术员。
2019年,成贵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张小义被抽调至施工筹备组,负责平推验收整治工作,对新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安全卡控,确保线路质量达到标准。
为了服务家乡铁路事业,2021年,张小义回到遵义,在遵义信号车间担任助理工程师。在之后疫情席卷而来的艰难时刻,张小义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肩负起重担,留守车间统筹维修工作。他每天认真调阅管内信号设备的运用状态,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保障了车间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为疫情期间的川黔线运输保驾护航。
2024年,张小义积极投身到川黔线集中修施工中,并负责其中技术含量最高、安全压力最大的换岔施工。他围绕作业难点不断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优化作业方案,进一步抓实安全风险卡控,带领作业人员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敢想敢为是自我突破
在日常工作中,张小义同样表现出色。他注重青工培养,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经常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青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车间维修生产工作中,为改变“故障后维修”的被动模式,张小义提出采取“预防性维护”的工作思路,即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和调试,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同时,张小义还带头建立车间设备维护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历史和运行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他善于思考和总结,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法。例如,对一些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部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与同事们分享,带领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2024年10月,遵义市汇川区为张小义颁发见义勇为证书,贵阳电务段党委奖励其10000元。面对这些荣誉,张小义淡然处之,始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小义给身边同事们留下很多印象——是帮助青工的好师父,是严谨认真的好同事,是古道热肠的好大哥。面对众多标签,张小义淡淡地说,自己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铁路电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