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今年春运,集团公司牢固树立“一张网”“一盘棋”意识,以高质量客运产品供给履行社会责任,按照“运能适度宽松、供给带动需求、分期分批投放、动态匹配均衡”的思路,用好高铁线路资源,开行夜间动车,保持普速客车开行规模,动态调整运力,大力挖掘运输潜力,强化运输保障,精准有序组织好运力梯次投放,全力打造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据介绍,春运期间,集团公司管内客流主要以旅游、学生、务工、探亲流为主,整体保持明显增长态势,预计发送旅客5650万人次,日均141.25万人次,同比增长5.6%。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客运+N”团队力量,分阶段、分线别分析客运市场变化和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趋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努力实现运能与需求精准匹配。
在庞大人口流动时期,铁路部门面临运力不足、人手紧张等诸多挑战。为有效匹配运力、尽最大可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集团公司按照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结合客票预售、候补数据,准确分析研判管内重点车站各时段的旅客出行需求,提前铺画形成包括日常线、高峰线、加开线在内的“一日一图”,参照历年春运客流特点及通信大数据、机场数据等形成春运列车开行计划,分梯次投放运力。
面对春运高峰时期主要方向运能仍然紧张的情况,集团公司运输部门积极挖潜运行图能力,逐日逐站逐车梳理运行线、到发线、库线运用等情况,根据客流情况大力铺画管内图外加开线,满足客流旺盛区段旅客候补需求,全面提升管内运输能力。同时,通过优化旅客列车修程,全力提升车辆续航能力,共投入动车475组、同比增加24组,运力资源更加充足。此外,每日紧盯客流变化及旅客候补需求,科学合理安排运力上线,通过加开夜间动车、重联动车、调整列车编组、优化开行线路等方式,节前、节后分别安排旅客列车1180.5对、1174.5对,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持续健全完善配套措施。春运期间,成都东、重庆北、贵阳北、绵阳、德阳、攀枝花南等53个地级市主要客运站的进站口、安检口均设置了“绿色通道”,张贴了醒目的服务标志,确保“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优先验证进站;成都东、重庆北等站设置了免费充电台和带USB接口的候车座椅,方便旅客充电;双流机场站、江北机场站“上新”了可刷护照的电子闸机,成都东站新增了英语翻译机,让外国旅客出行更加方便。
“1月24日(腊月廿五)后,宝成、达成、新成昆、郑渝、西成等线车票候补量很大,我们将继续与运输、机务、车辆、施工等部门紧密配合,综合历史客流数据、车票预售和候补数据等进行分析,采取开行夜间动车、排队入库动车套短、回空普速客车车底在管内办客、既有直通客车套跑、节中停运直通车底转管内等方式,持续扩充运力运能,最大化利用运输资源,缓解春运期间客流压力。”集团公司客运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