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 通讯员 林华 杨亚文
2024年岁末,27岁的田森林如愿摘掉了“实习货运员”的牌子,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货运员。如今,他又佩戴上了“春运列车员”的胸牌。今年春运,作为贵铁物流中心的青年党员,他主动请缨,支援春运,被安排值乘贵阳往返杭州的K4620/4619次加开列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入职还不到一年。这个春运,田森林想通过在不同岗位“实习”练就过硬本领。
“家乡真有成片的森林?”1月15日,首次出乘前,同事唤着田森林的名字,友善地打趣问道。
“还真有,我就是个山里娃,来自贵州铜仁思南,家乡抬眼都是‘金山银山’!”田森林诙谐地回答,言语里带着自豪。
当天,由20名“货运人”组成的支援队伍正式“入编”贵阳客运段,担当K4620/4619次加开列车乘务工作。田森林担任支援队伍的小组长,他和7名“00后”团员组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服务队。
作为田森林的结对“包保”领导,贵铁物流中心副总经理杨新华起初还有些担心这个高材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又低”。他时常与田森林谈心,还专门给田森林“开小灶”,谈货运历史、聊物流发展趋势,也分享自己年轻时在小站工作时遇到的困难。
“杨总通过‘码字’找到了乐趣,他撰写的散文集《小站风景线》《行走在小站》我都认真读过。”田森林眼里闪烁着光芒,他说,“我也想成为杨总那样内心丰盈的人,找到自己的乐趣。”
杨新华曾向田森林所在的凯里营业部的管理人员及职工详细了解了田森林的日常工作表现,得到的反馈大都一致:田森林思路活泛,干工作肯动脑筋,工作态度积极,吃苦耐劳,劲头很足。这既与杨新华的判断一致,也是他内心最期盼的答案。
“给这个小伙压压担子试试看!”杨新华立说立行,这次就让田森林担任了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
“青”字号队伍,当然要发挥“青”力量,履行“青”担当。站台上,他们主动扶老携幼;车厢里,面对返乡旅客大包小包的行李,他们主动帮忙拎一拎、扛一扛。
在杭州至贵阳的K4619次列车上,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返乡旅客,操着一口贵州乡音,这让田森林倍感亲切。“我会主动跟他们聊天,和大家‘摆龙门阵’。”田森林感慨道,自己在上大学前,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还是乘汽车去的。上大学后,他会从铜仁南站或遵义站坐动车出发前往学校。对于登上普速绿皮火车尤其是平时不在运行图里的加开客车,田森林很激动。他希望用温暖的话语、贴心的服务缓解返乡人旅途的疲惫,让他们的归家之旅平安而温馨。
1月21日,田森林迎来了第二次值乘。这一次,他想把首趟值乘中的不足之处都努力弥补上。熟练地开启车门、到站前多次提醒旅客下车、及时清理果皮盘……他尝试着,以一名正式列车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像他的微信昵称那样“努力努力再努力”!
值乘一趟到杭州的车,往返需要近60个小时,包保负责人杨新华却丝毫不觉疲惫。这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一定要尽心竭力好好帮带青年志愿服务队这支‘生力军’,他们可比当年的我们强!”杨新华说。
“人不就是在挑战中成长吗?”田森林把春运战场当作磨砺自己的练兵场,“不论是春运还是货改,首先要敢冲、敢上。”
田森林所在的凯里营业部,货场里尽管没有自己入职前“脑补”的全自动化设备,但也让他切身体会到了铁路货运改革坚定前行的步伐。“现在虽说算不上先进,但在不久的将来,铁路物流一定是世界一流!”田森林信心坚定地说。
列车一路向前,远处,山峦间升起的袅袅炊烟在谷中飘荡。又是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一天。